薀字康熙字典熱度:51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ùn,【漢字註音】ㄩㄣˋ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薀字五行屬】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烏渾切,音溫。水草。

【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

又紆粉切,音惲。

【左傳·隱六年】芟夷薀崇之,絕其本根。

【註】薀,積也。

又於問切,音醞。習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薀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艸部

楷書

薀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薀
中国大陆
台湾 薀
台湾
香港 薀
香港
日本 薀
日本
韩国 薀
韩国
旧字形 薀
旧字形

薀字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積也。从艸溫聲。《春秋傳》曰:“薀利生孽。”於粉切

《說文解字注》

(薀)積也。左傳:芟夷薀崇。杜注:薀,積也。又蘋𦾴薀藻之菜注:薀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禮記禮運、借菀苑字爲之。从艸溫聲。於粉切。十三部。俗作蘊。春秋傳曰:薀利生孽。左傳昭十年文。

薀字解釋

薀字基本屬性

  1. 薀的部首:艸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tewt

  2. 四角號碼:44112鄭碼查詢:evolBig5編碼:EDF4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580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艹、温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蕰蕰蕰 藴 蘊蕰蕰

薀字基本含義

  1. 同“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