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鼍
【繁體漢字】鼉,【漢語拼音】tuó,【漢字註音】ㄊㄨㄛˊ
【語音朗讀】
【亥集下】【黽】【鼍字五行屬火】
【亥集下】【黽字部】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
【說文】水蟲。
【陸璣云】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
【詩·大雅】鼉鼓逢逢。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
【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
【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又鼉欲雨則鳴,里俗以鼉識雨。
【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
【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
【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又時戰切,音繕。義𠀤同。
又叶徒沿切,音田。
【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春獻王鮪,夏薦𪔀黿。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鼉”是兩棲爬行動物揚子鱷,又稱“豬婆龍” 。《說文》: “鼉,水蟲。似蜥蜴,長大。從黽,單聲。” 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雖不盡相同,但字素完全一樣, 順序寫作 “、、 ” 。 上邊的 “、 ” 是 “獸”字的省文(省去 “獸” 字的 “吠” ) ; 下邊是 “黽” (讀miǎn,蛙形)。造字者取“獸” 的義,“蛙” 的形(或稱 “獸頭蛙身” ) ,來表示水陸兩棲動物十分得體。隸書寫作“” , 雖成今文, 但結構未變。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鼍”字头,请参考“鼉”字:)
【卷十三】【黽】
《說文解字》
水蟲。似蜥易,長大。从黽單聲。徒何切〖注〗𪓽。
《說文解字注》
(鼉)水蟲。佀蜥易,長丈所。所字依太平御覽補,丈所猶丈許也。大雅靈臺傳曰:鼉,魚屬。馬部驒下曰:靑驪白鱗文如鼉魚。許依毛謂之鼍魚也。皮可爲𡔷。四字本在魚部鱓下。由古多用鱓爲鼉,而淺人注之也。今移此。詩,鼉𡔷韸韸。史記樹靈鼉之𡔷。从黽單聲。徒何切。古在十四部。唐干切。
鼍的部首:黽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20倉頡號碼:xrrwm
四角號碼:66716鄭碼查詢:jjkzBig5編碼:F965gb2312碼:F6BE
uni-code:基本区 U+9F0D首尾分解:嘼黾部件分解:口口田一口电
造字法: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鼉鼉 𪓸 𪓽 𪛄
爬行動物,吻短,體長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邊,皮可以蒙鼓。亦稱“揚子鱷”、“鼉龍”、“豬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