撜字康熙字典熱度:31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ěng,chéng,【漢字註音】ㄓㄥˇ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撜字五行屬】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𠀤蒸上聲。

【說文】抍或从登。

【淮南子·齊俗訓】子路撜溺而受牛謝。別作拯。

又【集韻】常證切。又書蒸切,𠀤詳抍字註。

又除庚切,音棖。與棖同。

【韓愈·石鼎聮句】全勝瑚璉貴,空有口傳名。豈此俎豆古,不爲手所撜。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撜字的字形演變


子豆父癸鼎(金)
商代晚期

說文‧手部

說文或體

孔彪碑(隸)
東漢

熹.易.艮(隸)
東漢

楷書

撜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é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楚簡;

石鼓文;

小篆丞;

小篆拯;

小篆抍;

小篆撜;

隸書

讀音:chéng

“丞” 本義是救援、輔助。商甲骨文1下邊是一坑穴形,中間有人陷入,上邊有一雙手在拉救,救助的字義十分明顯。甲骨文2及金文1均象雙手在向上提人,做拯救或扶助狀。金文3象被救之人張開大口呼救,其形其義更加生動。秦石鼓文和小篆將陷坑寫作“山” ,從坑中將人拉上來和從山上將人救下來的意義相同。此字後加 “手” 寫作 “拯” ,專作拯救義; 而 “丞” 字則多用於輔助。如幫助皇帝做事的大臣稱 “丞相” ,幫助縣令工作的副職叫 “縣丞” 。漢隸書( 《曹全碑》 )大膽簡化篆書的筆畫,是文字的一大進步。

表示 “拯” 義的小篆還有 “抍” 和 “撜” 兩個字。“抍” 小篆寫作 “” 。 左邊是手, 右邊是 “升” 。 用手將被救之人從坑中提升出來。“撜” 小篆寫作 “” 。 表示用 “手” ( 扌 )幫助其 “登” 上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撜
中国大陆
台湾 撜
台湾
香港 撜
香港
韩国 撜
韩国
旧字形 撜
旧字形

撜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拯或从登。拯各本作抍。今正。丞聲、登聲皆六部也。𦫵聲亦六部。而此篆古从丞、从登、不从𦫵者、丞登皆有上進之意。形聲中有會意。經典登作𦫵皆叚借字。𦫵之本義實於上舉無涉。

撜字解釋

撜字基本屬性

  1. 撜的部首:手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qnot

  2. 四角號碼:52018鄭碼查詢:dxjuBig5編碼:E5B3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49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拯拯 𢿧

撜字基本含義

1. 撜 [zhěng]2. 撜 [chéng]

撜 [zhěng]
  1. 古同“拯”,拯救。

撜 [chéng]
  1. 接觸:“豈比俎豆古,不為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