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字康熙字典熱度:307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qiān,【漢字註音】ㄑㄧㄢ

【語音朗讀】

【子集中】【人】【佥字五行屬木】

【子集中】【人字部】

〔古文〕𠑲【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千廉切,音籖。皆也,咸也。衆共言之也。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揚子·方言】自山而東,五國之郊曰僉。

又連枷亦曰僉,打穀具也。 【總要】亼部僉从亼从吅會意。合集衆口,詢謀相从之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佥字的字形演變


越王州句劍(金)
戰國早期

蔡侯產劍(金)
戰國早期

望2.48(楚)

包2.121(楚)

說文‧亼部

孫子135(隸)
西漢

郙閣頌(隸)
東漢

楷書

佥字的象形文

讀音:qiā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秦簡;

小篆僉;

小篆劍;

漢簡;

漢帛書僉;

漢帛書劍;

隸書

讀音:qiān

“僉”是副詞,相當於皆、全、都,引申為眾人、大家。《說文》:“僉,皆也。從亼,從吅,從從。”這裏的“亼”讀jí,其義是集合。下邊的兩個“口”(吅)是喧鬧的“喧”,表示很多人在說話;最下邊的是“從”字。三個字素合起來正好表達的是集合所有說話的人。“僉”(劍的省文)字金文寫作“”,是戰國時期兵器上的裝飾字,且是“僉、自”的合文,故不易識。為將“僉”與“劍”明確分開,並表示“劍”是金屬製成的,金文2-3在“僉”字旁加“金”成“”。秦以後,為表示“劍”是刀一樣的兵器,在“僉”旁加“刀”而成“劍”。漢後將“刀”寫作“刅”(創)或“刃”,完全是書法結構的需要。

圖為“象形字書畫”造形

佥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佥
中国大陆
台湾 佥
台湾
韩国 佥
韩国

佥字說文解字

【卷五】【亼】

『說文解字』

皆也。从亼从吅从从。《虞書》曰:“僉曰伯夷。”七廉切

『說文解字注』

皆也。釋詁曰。僉咸胥皆也。从亼。从吅。从从。吅、驚嘑也。从、相聽也。七廉切。七部。虞書曰。虞當作唐。僉曰伯夷。堯典文。

佥字解釋

佥字基本屬性

  1. 佥的部首:人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omfm

  2. 四角號碼:80109鄭碼查詢:odbvBig5編碼:DCC2gb2312碼:D9DD

  3. uni-code:基本区 U+4F65首尾分解:人一部件分解:人一ツ一

  4. 造字法:原为会意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僉 㑒

佥字基本含義

  1. 眾人,大家。

  2. 全,都。

  3. 古同“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