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焚
【繁體漢字】燓,【漢語拼音】fén,【漢字註音】ㄈㄣˊ
【語音朗讀】
【巳集中】【火】【焚字五行屬火】
【巳集中】【火字部】
〔古文〕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分切,音汾。
【玉篇】燒也。
【集韻】火灼物也。
【書·胤征】玉石俱焚。
【易·離卦】焚如。
【春秋·桓七年】焚咸丘。
【註】焚,火田也。
【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
【註】杜預曰:焚,斃也。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
【集韻】本亦作僨。
又叶汾沿切。
【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
又叶符筠切。
【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
【說文】本作燓。
【集韻】或作炃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焚” 是古代農耕技術,用火燒山林或荒地的野草,除蟲積肥。《說文》: “燓 (焚) ,燒田也。” 甲骨文、金文雖字形略異,但均由 “火” 、“林” 、“木” 、“艸” (草)組成,字義十分明顯。尤其是甲骨文4-5在火下加一“” (手)或“” (雙手), 進一步表明火燒林草是人的行為,非天然野火。小篆在規範和統一字形時,在林間加 “爻”成“棥” (讀fán)字,除可烘托被燒田野土色斑駁外,實有添足之嫌。隸書(漢簡、晉隸)略去爻贅,伸展筆畫,成為今文。
“爨”本指燒火煮飯。《說文》: “齊謂之炊爨。” “說文籀文”寫作“”,上邊是表示灶洞的“冖” ,下邊是雙手(廾,讀gǒng)捧雙“木”燃“火”的情景。小篆寫作“” , 上邊增加了雙手持“同”的字符。 《說文》對此釋作: “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一幅雙手捧柴點火塞進灶洞煮飯的畫圖躍然紙上。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说文解字未收录“焚”字头,请参考“燓”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燒田也。从火、棥,棥亦聲。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焚)燒田也。从火林。各本篆作樊,解作从火棥,棥亦聲。今正。按玉篇、廣韵有焚無燓,焚,符分切。至集韵、類篇乃合焚燓爲一字。而集韵廿二元固單出燓字,符袁切。竊謂棥聲在十四部,焚聲在十三部,份古文作彬,解云焚省聲。是許書當有焚字。況經傳焚字不可枚舉,而未見有燓,知火部燓卽焚之譌。玄應書引說文焚,燒田也。字从火,燒林意也,凡四見,然則唐初本有焚無燓,不獨篇、韵可證也。
焚的部首:火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ddf
四角號碼:44809鄭碼查詢:ffuoBig5編碼:B549gb2312碼:B7D9
uni-code:基本区 U+711A首尾分解:林火部件分解:木木火
造字法:会意;从林、从火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炃燓燌燔燓㷊 炃 燌 燓 燔 𤆶 燓
燒:~燒。~毀。~化。~香。~書坑儒。~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憂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