敱字康熙字典熱度:59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ái,zhú,【漢字註音】ㄞˊ

【語音朗讀】

【卯集下】【攴】【敱字五行屬】

【卯集下】【攴字部】

【廣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𠀤音皚。

【說文】有所治也。一曰隤敳,高陽氏子名。

【左傳·文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敱,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

又【集韻】姑回切,音傀。又吾回切,音嵬。義𠀤同。

又五亥切,音顗。攺理也。

又朱欲切,音燭。擊鼓也。

又殊玉切,音蜀。義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敱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敱
中国大陆
台湾 敱
台湾
韩国 敱
韩国
旧字形 敱
旧字形

敱字說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有所治也。从攴豈聲。讀若豤。五來切

『說文解字注』

(敳)有所治也。左傳八凱有隤敳。从攴。豈聲。讀若豤。此十五部十三部合音也。今音五來切。非是。豤鍇本作?。

敱字解釋

敱字基本屬性

  1. 敱的部首:攴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utye

  2. 四角號碼:21147鄭碼查詢:llix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571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敳敳 𣪱

敱字基本含義

1. 敱 [ái]2. 敱 [zhú]

敱 [ái]
  1. 有所治理。

  2. 姓。

敱 [zhú]
  1. 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