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羕” 是 “漾” 的初文。本指水流長,又因水流長引申水麵蕩漾。《說文》 : “羕,水長也。…… ‘江之羕矣’” 。金文、小篆分別寫作“、
、
、
、
” 。 上邊是聲符 “羊” , 下邊是表示長流水的“永”字,合起來成為 “從水,羊聲” 的形聲字。
“漾” 字本指嘉陵江上遊的漢水河。《說文》 : “漾,水。……從水, 羕聲。 古文從飬。 ” “說文古文” 寫作 “” ,與小篆寫作 “
” 同為以水( 氵 )為形,以 “飬” 或 “羕” 為聲符的形聲字。後多指水麵起伏湧動。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
『說文解字注』
古文从養。漾者、小篆。瀁者、壁中古文如是。今尙書作漾者、漢人以篆文改古文也。漢書作養者、今文尙書用假借字也。史記作瀁、葢亦本作養而或加之水旁。因合乎古文。淮南書作洋。高誘曰。洋或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