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字康熙字典熱度:50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íng,【漢字註音】ㄌㄧㄥˊ

【語音朗讀】

【亥集中】【魚】【鲮字五行屬火】

【亥集中】【魚字部】

【廣韻】力膺切【集韻】閭承切,𠀤音陵。魚名。

【楚辭·天問】鯪魚何所。

【註】鯪魚,鯉也。

【本草】陶隱居云:鯪鯉形似𪔀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又【異魚圖贊】吞舟之魚,其名曰鯪。背腹有刺,如三角菱,罟師畏之,網羅莫膺。一說鯪鯉皮曰穿山甲。又【類篇】一曰獸名。又石鯪,藥名。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鲮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鲮
中国大陆
台湾 鲮
台湾
韩国 鲮
韩国

鲮字解釋

鲮字基本屬性

  1. 鲮的部首:魚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nmgce

  2. 四角號碼:24147鄭碼查詢:rborBig5編碼:F3C7gb2312碼:F6EC

  3. uni-code:基本区 U+9CAE首尾分解:鱼夌部件分解:鱼土八夂

  4.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鯪

鲮字基本含義

  1. 〔~魚〕a.體側扁,口小,有兩對須,肉味鮮美,亦稱“土鯪魚”;b.古代傳說中人麵魚身的人魚,亦作“陵魚”;c.古代傳說中腹背有刺,能夠吞舟的大魚。

  2. 〔~鯉〕哺乳動物,全身有角質鱗片,無牙齒,吃螞蟻。鱗片可入藥。俗稱“穿山甲”。

  3. (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