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字康熙字典熱度:487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lù,【漢字註音】ㄌㄨˋ

【語音朗讀】

【戌集中】【阜】【陆字五行屬火】

【戌集中】【阜字部】

〔古文〕𤱒【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力竹切,音六。

【玉篇】厚也。

【廣韻】高也。

【爾雅·釋地】高平曰陸。

【釋名】陸,漉也。水流漉而出也。

【易·漸卦】鴻漸于陸。

【詩·豳風】鴻飛遵陸。

又地名。

【孟子】孟子之平陸。

【註】齊下邑。

又藪名。

【爾雅·釋地】晉有大陸。

【左傳·定二年】魏獻子田於大陸。

又縣名。

【隋書·地理志】趙郡大陸縣。

又州名。唐置。

又漢侯國,在壽光。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𤰞陸,外國名。

【前漢·西域傳】𤰞陸國王,治天山東乾當國。

又【玉篇】星也。

【爾雅·釋天】北陸,虛也。西陸,昴也。

【疏】陸,中也。北方之宿,虛爲中也。西方之宿,昴爲中也。

【左傳·昭二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

【註】陸,道也。在北陸,謂夏十二月,日在虛危。在西陸,謂夏三月,日在昴畢。

又【玉篇】道也,無水路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車以行陸。

【莊子·則陽篇】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沈者也。

【註】人中隱者,譬之無水而沈也。

又【玉篇】陸離,猶參差也,雜亂也。

【屈原·離騷】斑陸離其上下。

又魁陸,水族。

【爾雅·釋魚】魁陸,卽今之蚶也。

【疏】卽魁蛤也。一名魁陸。

又【揚雄·甘泉賦】飛蒙茸而走陸梁。

【註】走者陸梁而跳也。

又姓。

【廣韻】古天子陸終之後。

【正字通】齊後有大陸氏,後因姓陸。又春秋陸渾之戎,後亦爲陸氏。

又【後漢·馬援傳】今更共陸陸。

【註】猶碌碌也。

又【唐韻正】音溜。

【隂符經】龍蛇起陸。叶上宿下覆。

又叶林直切。

【郭璞·騊駼贊】騊駼野駿,產自北域。交頸相摩,分背翹陸。 【說文】籀文作𨽰。

【集韻】作𨽫。𨽫原从阝作,或同籀文陸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陆字的字形演變


續3.30.7(甲)

陸冊父乙卣(金)
商代晚期

陸冊父庚卣(金)
商代晚期

邾公金乇鐘(金)
春秋晚期

包2.62(楚)

包2.181(楚)

說文籀文

說文‧阜部

睡.編35(隸)

平陸鼎(隸)
西漢

江陵九號漢墓木牘二(隸)
西漢

禮器碑陰(隸)
東漢

衡方碑(隸)
東漢

楷書

陆字的象形文

讀音:lù


甲骨文;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說文籀文;

小篆;

漢帛書;

隸書

讀音:lù

“陸” 指陸地和土山。《說文》 : “陸,高平地。從阜,從坴。坴亦聲。 ” 甲骨文、 金文、 “說文籀文” 寫作 “” ,“ ” 是土山, 特別是甲骨文和金文1, 橫看 “” 更象形;“”是原始的草頂屋形。 土山旁坴坴相連, 正是陸地上的景色。 小篆規範了筆畫。 隸書(漢《衡方碑》等)據此寫作 “”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陆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陆
中国大陆
台湾 陆
台湾
韩国 陆
韩国

陆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陆”字头,请参考“陸”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高平地。从𨸏从坴,坴亦聲。𨽰,籒文陸。力竹切〖注〗𤱒,古文。

《說文解字注》

(陸)高平地。釋地、毛傳皆曰:高平曰陸。从𨸏坴聲。土部坴下曰:土塊坴坴也。然則陸从坴者,謂其有土無石也。大徐作从𨸏从坴,坴亦聲。力竹切。三部。

(𠃈)籒文陸。从古文𨸏省。从籒文𡵉不从土者,从𨸏而土見矣。

陆字解釋

陆字基本屬性

  1. 陆的部首:阜部外筆畫:5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nlqu

  2. 四角號碼:75272鄭碼查詢:ybziBig5編碼:B3B0gb2312碼:C2BD

  3. uni-code:基本区 U+9646首尾分解:阝击部件分解:阝击

  4.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陸踛陸 踛 𡽷 𤱒 𨸪 𨽐 𨽫 𨽰 𩣱

陆字基本含義

1. 陸 [lù]

陸 [lù]
  1. 高出水麵的土地:~地。大~。

  2. 隨從的樣子:~~續續。

  3. 跳躍:“……翹足而~,此馬之真性也”。

  4. 〔~離〕a.色彩繁雜,如“斑駁~~”;b.長(cháng),如“帶長鋏之~~兮,冠切雲之崔嵬”。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