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字康熙字典熱度:1066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ū,sù,【漢字註音】ㄙㄨ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苏字五行屬木】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𠀤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

【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

【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𡨥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𡨥,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苏字的字形演變


𩵦公子簋(金)
春秋早期

寬兒鼎(金)
春秋晚期

說文‧艸部

縱橫家書18(隸)
西漢

孫子128(隸)
西漢

長沙出土西漢印章(隸)
西漢

武威醫簡87甲(隸)
東漢

熹.易.震(隸)
東漢

楷書

苏字的象形文

讀音:sū


金文穌;

金文穌;

金文蘇;

古璽文蘇;

古璽文蘇;

侯馬盟書穌;

小篆穌;

小篆蘇;

漢簡蘇;

漢帛書蘇

讀音:sū

“穌” 和 “蘇” (蘇)是音同義近的兩個字。“穌” 字金文、《侯馬盟書》寫作 “” , 左邊是 “魚” , 右邊是 “木” 。 小篆寫作“” , 將 “木” 改為 “禾” 。 《說文》解釋為: “(扒)去禾若也。 從禾,魚聲。” 意思是剝(扒)下禾杆的皮。這顯然不能清楚說明為什麼用“魚” 表讀音; 而且,金文、《侯馬盟書》並不是 “禾” 而是 “木” 。

“蘇” (蘇)字是在 “穌” 的上邊加 “艸” (草) 。《說文》稱:“桂茬也。” 指一種叫作 “白蘇” 或 “紫蘇” 的有辛辣味道的草本植物。這兩個解釋都是針對小篆的寫法而言的。筆者根據早於小篆千百年的金文等字形看,“穌” 、“蘇” 的主體是 “魚” ,而 “木、禾、艸”應是烹飪魚使用的輔料。所謂的扒禾杆、桂茬紫蘇等應為 “穌魚” 的後起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苏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苏
中国大陆
台湾 苏
台湾
韩国 苏
韩国

苏字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苏”字头,请参考“蘇”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桂荏也。从艸穌聲。素孤切

《說文解字注》

(蘇)桂荏也。桂上鍇本有蘇字,此複寫隷字刪之未盡者。蘇,桂荏。釋艸文。內則注曰:薌蘇,桂之屬也。方言曰: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郭樸曰:蘇,荏類。是則析言之則蘇荏二物。統言則不別也,桂荏今之紫蘇。蘇之叚借爲樵蘇。从艸穌聲。素孤切。五部。

苏字解釋

苏字基本屬性

  1. 苏的部首:艸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tksc

  2. 四角號碼:44330鄭碼查詢:eyoBig5編碼:C4ACgb2312碼:CBD5

  3. uni-code:基本区 U+82CF首尾分解:艹办部件分解:艹办

  4. 造字法:原为形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蘓囌蘇甦囌 蘇 甦 蘓

苏字基本含義

1. 蘇 [sū]2. 蘇 [sù]

蘇 [sū]
  1. 植物名(“紫蘇”或“白蘇”的種子,稱“蘇子”)。

  2. 指須頭下垂物:流~。

  3. 昏迷中醒過來:~生。~醒。死而複~。

  4. 緩解,解除:以~其困。

  5. 特指“江蘇省”、“蘇州市”:~劇。~繡(蘇州的刺繡)。

  6. 前“蘇聯”的簡稱。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把當時的工農民主政權組織稱為“蘇維埃”;把當時的根據地稱為“蘇區”。

  7. 姓。

  8. 見“嚕”字“嚕蘇”。

蘇 [sù]
  1. 朝向:“~刃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