謜字康熙字典熱度:69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uán,【漢字註音】ㄩㄢˊ

【語音朗讀】

【酉集上】【言】【謜字五行屬】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𠀤元去聲。

【說文】徐語也。引《孟子》故謜謜而來。今本作源。又【玉篇】魚園切【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𠀤音元。義同。

又【廣雅】度也。

又人名。

【唐書】邕王李謜。又【遼史·世祖紀】高麗王世于王謜來朝。

又【廣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𠀤音銓。言語和悅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謜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言部

楷書

謜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謜
中国大陆
台湾 謜
台湾
香港 謜
香港
日本 謜
日本
韩国 謜
韩国
旧字形 謜
旧字形

謜字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徐語也。从言原聲。《孟子》曰:“故謜謜而來。”魚怨切

『說文解字注』

(謜)徐語也。从言。原聲。魚怨切。十四部。孟子曰。故謜謜而來。萬章篇文。趙曰。如流水之與源通。據此。謜本作源。源古作原。葢許引孟原原而來證從原會意之恉。淺人加之言旁。如百穀艸木麗于地加艸頭之比。

謜字解釋

謜字基本屬性

  1. 謜的部首:言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yrmhf

  2. 四角號碼:01696鄭碼查詢:sgnkBig5編碼:EEA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8B1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謜字基本含義

  1. 〔~~〕徐徐,緩慢,如“故~~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