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聿
【繁體漢字】聿,【漢語拼音】yù,【漢字註音】ㄩˋ
【語音朗讀】
【未集中】【聿】【聿字五行屬木】
【未集中】【聿字部】
【唐韻】余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𠀤音遹。
【說文】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
【正韻】惟也。
【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
【傳】聿,遂也。
【釋文】聿,允橘切,述也。
【疏】正義曰:聿訓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爲遂也。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傳】聿,遂也。
【疏】從始至末之言。
【詩·大雅】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傳】聿,述也。
【詩詁】助語。
【左傳註】惟也。
又自也。
【詩·大雅】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箋】聿,自也。於是與其𡚱大姜,自來相可居者。
又【揚雄·羽獵賦】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
【註】聿皇,輕疾貌。
又【左思·吳都賦】陵絕嶛嶕,聿越巉險。
【註】聿越,豹走貌。
又與曰通。
【詩·豳風】曰爲改歲,入此室處。
【前漢·食貨志】引《詩》作聿。
【師古註】聿,卽曰也。 亦與遹通。
【詩·大雅】遹求厥寧。
【傳】遹與聿同。發語辭。 亦與欥通。
【前漢·班固敘傳】欥中和爲庶幾。
【師古註】欥聿,通由也。◎按說文聿,所以書之器也。欥,詮詞也。徐註,一曰發聲。引《詩》:欥求厥寧。今文作聿,後世束豪爲聿。加竹作筆,而聿字音以律切,專爲發語詞矣。柳宗元文作聿牘,則唐人尚以此爲筆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聿”是“筆” 的初文,是用於書寫畫圖的工具。《說文》稱: “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 “筆,秦謂之筆。” 甲骨文、金文字形近似,順序寫作“、 、 ” 。 其中 “”是手的形狀, “”是筆的形狀, 即手持筆,下端三叉表示乍開的筆毛。屬象形字。小篆繼承金文字形寫作“” , 同時加形符“竹”字, 另作“” , 表示筆杆竹製, 成為“從竹, 聿聲” 的形聲字。隸書(漢《楊叔恭碑》等)分別寫作“、 ”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聿】
《說文解字》
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从𦘒一聲。凡聿之屬皆从聿。余律切
《說文解字注》
(聿)所㠯書也。以,用也。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視此。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一語而聲字各異也。釋器曰:不律謂之筆。郭云:蜀人呼筆爲不律也。語之變轉。按郭云蜀語與許異。郭注爾雅、方言皆不偁說文。弗同拂拭之拂。从𦘒一。各本作一聲,今正。此從聿而象所書之牘也。余律切。十五部。凡聿之屬皆从聿。
聿的部首:聿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lq
四角號碼:50007鄭碼查詢:xbbdBig5編碼:A6D6gb2312碼:EDB2
uni-code:基本区 U+807F首尾分解:肀十部件分解:聿
造字法:象形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木
異體字:肀 𦘒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