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字康熙字典熱度:105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ù,【漢字註音】ㄩˋ

【語音朗讀】

【午集下】【示】【禦字五行屬】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𠀤音禦。扞也,拒也。

【易·蒙卦】利禦𡨥。

【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

【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又止也。

【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

【疏】謂無所止息也。

【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

【註】禦,止也。

又【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𠀤音語。義同。

又【說文】祀也。

又古通御。

【詩·邶風】亦以御冬。

【毛傳】御,禦也。 亦通語。

【史記·東越傳】禦兒侯。

【正義】禦,今作語。

又【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 亦作圉。

【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又【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禦字的字形演變


鄴3下.37.4(甲)

我方鼎(金)
西周早期

㝬簋(金)
西周晚期

說文‧示部

老子乙前22上(隸)
西漢

孫子104(隸)
西漢

吳谷朗碑(隸)
孫吳

楷書

禦字的金文


我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63

作禦父辛觶西周早期集成6472

𢼄諆父甲尊西周早期集成5952

作冊嗌卣西周早期集成5427

㝬簋西周晚期集成4317

禦字的象形文

讀音:yù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

隸書

讀音:yù

“禦”和 “禦” 是同源字。本指為了消災攘福而進行的祭祀活動。《說文》: “禦, 祀也。 ” 甲骨文、金文寫作“”。左邊是祭祀時的靈台 “示”字; 右邊是祭祀時跪拜的人形“卩”字; 中間是“午、忤”等字, 有互換義(化凶為吉), 因時代不同而字形略異。小篆規範為“” ,成為 “從示,禦聲” 的形聲字。

注: “禦” 與 “馭”古時混用。見“馭、禦” 釋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禦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禦
中国大陆
台湾 禦
台湾
香港 禦
香港
日本 禦
日本
韩国 禦
韩国
旧字形 禦
旧字形

禦字說文解字

【卷一】【示】

『說文解字』

祀也。从示御聲。魚舉切

『說文解字注』

(禦)祀也。从示御聲。後人用此爲禁禦字。疑舉切。五部。古只用御字。

禦字解釋

禦字基本屬性

  1. 禦的部首:示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hlmmf

  2. 四角號碼:27901鄭碼查詢:oiybBig5編碼:BF6D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9A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会意意为人驾驶车马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御圄敔圄 御 敔 𢕥 𤎇 𧗻

禦字基本含義

  1. 見“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