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字康熙字典熱度:296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suì,【漢字註音】ㄙㄨㄟˋ

【語音朗讀】

【午集下】【禾】【穗字五行屬水】

【午集下】【禾字部】

〔古文〕𦼯【唐韻】【集韻】𠀤徐醉切,音遂。

【說文】禾成秀也。本作𥝩。或从惠。

【詩·王風】彼稷之穗。

【傳】穗,秀也。

【書傳】成王時,有三苗貫桑葉而生,同爲一穗,其大盈車,長幾充箱。

【後漢·張堪傳】堪拜漁陽太守,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爲政,樂不可支。

又【墨池編】炎帝因上黨羊頭山始生嘉禾,作穗書,用頒時令。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穗字的字形演變


後2.5.15(甲)

後2.18.8(甲)

包2.86(楚)

九.56.36(楚)

郭.唐.8(楚)

上(2).子.8(楚)

說文‧禾部

說文或體

睡.日乙47(隸)

孫臏154(隸)
西漢

楷書

穗字的象形文

讀音:hu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說文古文;

小篆惠;

小篆穗;

小篆𥝩;

隸書

讀音:huì

“惠”是“穗”的初文。 “惠”字甲骨文、金文寫作“” , 正是玉米穗的形狀。古人認為莊稼結穗是天的恩賜, 故轉指恩惠。 《說文》: “惠,仁也。 ”又因禾穀的穗是人們摘采的果實, 又作“”字。 上邊的“” 是手爪, 下邊的 “” 是禾穀, 會意以手摘禾頂上的 “穗” 。 同時在“惠”旁加“禾”作“” (穗), 專指禾本植物的花果。字義分離。隸書(漢《景君碑》等)寫作“” 。

注: 有學者稱“惠” 是線穗形。筆者認為線穗與苞穀穗形似,是借形讀音。因為人類對天然物形的認識當早於人工造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穗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穗
中国大陆
台湾 穗
台湾
香港 穗
香港
日本 穗
日本
韩国 穗
韩国
旧字形 穗
旧字形

穗字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俗从禾。惠聲。

穗字解釋

穗字基本屬性

  1. 穗的部首:禾部外筆畫:12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hdjip

  2. 四角號碼:25933鄭碼查詢:mffwBig5編碼:C14Agb2312碼:CBEB

  3. uni-code:基本区 U+7A57首尾分解:禾惠部件分解:禾惠

  4. 造字法:形声;从禾、惠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繐穂穟𥝩穟 𥝩 𥣼 穂 繐𥝩

穗字基本含義

  1. 禾本植物聚生在莖的頂端的花和果實:麥~。稻~。穀~。~軸。~狀花序。

  2. 用絲線、布條或紙條等紮成的、掛起來往下垂的裝飾品:燈籠~兒。

  3.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別稱。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