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字康熙字典熱度:1010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áng,【漢字註音】ㄔㄤˊ

【語音朗讀】

【寅集中】【巾】【常字五行屬金】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𠀤音裳。

【玉篇】恆也。

【正韻】久也。

【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

【繫辭】動靜有常。

【詩·周頌】𨻰常于時夏。

【箋】謂𨻰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

【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

【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

【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

【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

【詩·魯頌】居常與許。

【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

【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𨻰置常州。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常山郡。

【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

【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

【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

【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

【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

【又】王建大常。

【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

【詩·小雅】載是常服。

【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

【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常棣。

【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

【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

【廣韻】出河內。

【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

【說文】下帬也。

【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考證:〔【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旂之物名,日月爲常。

【又】王建太常。〕 謹照原文旂改旗太改大。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常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áng


楚簡;

秦簡;

小篆常;

小篆裳;

漢帛書;

隸書常;

隸書裳

讀音:cháng

“常” 的本義是衣裳的 “裳” 。古時上衣稱 “衣” ; 下衣稱 “裳” 。“常”指的是下身前後各用一條巾圍成的裙子(古時男女都穿裙子) ,所以 “常” 字下邊是 “巾” 字, 上邊是聲符 “尚” 字。 “尚” 的金文寫作 “” , 小篆寫作“” , “尚” 是增加、 超過, 尊崇的意思, 在古文中與 “常” 通用。 “裳”字下邊是 “衣” 字。 “衣” 的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小篆寫作“” , 都是有領, 有袖, 掩襟的上衣形狀。 “衣” 和 “巾” 分別與 “尚” 組成 “從衣,尚聲” 和 “從巾,尚聲” 的兩個形聲字。戰國時期的《楚簡》屬未統一文字前的字形,但字素仍是上 “尚” 下 “巾” 的結構。隸書(漢《乙瑛碑》 、《武梁祠刻石》 )將小篆的弧筆改為方筆, “” (尚)寫作 “” , “”寫作 “” , “” 寫作 “” , 從此脫離了古文字形而成為今文。 “常” 與“裳” 也分道揚鑣,各表其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常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常
中国大陆
台湾 常
台湾
香港 常
香港
日本 常
日本
韩国 常
韩国
旧字形 常
旧字形

常字說文解字

【卷七】【巾】

《說文解字》

下帬也。从巾尚聲。裳,常或从衣。市羊切

《說文解字注》

(常)下帬也。釋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積。玄端,玄裳,黃裳,襍裳可也。禮記深衣:續衽鉤邊。要縫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廢矣。从巾尙聲。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爲經常字。市羊切。十部。

(裳)常或从衣。

常字解釋

常字基本屬性

  1. 常的部首:巾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fbrlb

  2. 四角號碼:90227鄭碼查詢:kojlBig5編碼:B160gb2312碼:B3A3

  3. uni-code:基本区 U+5E38首尾分解:尚巾部件分解:⺌冖口巾

  4. 造字法:形声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㦂 嫦 裳

常字基本含義

  1. 長久,經久不變:~數。~量(亦稱“恒量”)。~項。~任。~年。~駐。~住。~備不懈。

  2. 時時,不隻一次:~~。~客。時~。經~。

  3. 普通的,一般的:~識。~務。~規。~情。~人。平~。反~。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