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字康熙字典熱度:1163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yú,【漢字註音】ㄩˊ

【語音朗讀】

【戌集中】【阜】【隅字五行屬土】

【戌集中】【阜字部】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𠀤音虞。

【說文】陬也。

【玉篇】角也。

【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

【詩·邶風】俟我於城隅。

【禮·曲禮】摳衣趨隅。

【註】趨隅,升席也。又【檀弓】童子隅坐而執燭。

【註】隅坐,不與成人並。

【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又【玉篇】廉也。

【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禮·儒行】砥厲廉隅。

又海隅,十藪之一。

【爾雅·釋地】齊有海隅。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註】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又山名。

【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

【註】封山,隅山,在今吳郡永安縣。

【說文】作嵎。

又叶語口切,音偶。

【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芻叶側九反,逅叶很口反。

又叶呼侯反,音齁。

【揚雄·反離騷】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之陽侯。 【篇海】同𨺷。


考證:〔【詩·邶風】俟我乎城隅。〕 謹照原文乎改於。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隅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阜部

睡.日甲40背(隸)

武威簡.特牲46(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婁壽碑(隸)
東漢

楷書

隅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隅
中国大陆
台湾 隅
台湾
香港 隅
香港
日本 隅
日本
韩国 隅
韩国
旧字形 隅
旧字形

隅字說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陬也。从𨸏禺聲。噳俱切

『說文解字注』

(隅)陬也。隅與陬爲轉注。廣雅曰。陬、角也。小雅箋曰。丘隅、丘角也。上言阪此不言阪者、不主謂阪之隅也。考工記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大雅。惟德之隅。傳曰。隅、廉也。今人謂邊爲廉。角爲隅。古不別其字。亦作嵎、作湡。从𨸏。禺聲。噳俱切。古音在四部。偶平聲。

隅字解釋

隅字基本屬性

  1. 隅的部首:阜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nlwlb

  2. 四角號碼:76227鄭碼查詢:yklzBig5編碼:B6A8gb2312碼:D3E7

  3. uni-code:基本区 U+9685首尾分解:阝禺部件分解:阝禺

  4. 造字法:形声;从阝、禺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5. 異體字:堣𨺁 𨺷 堣

隅字基本含義

  1. 角落:城~。牆~。屋~。~隙(屋角的洞穴)。向~而泣。

  2. 〔~中〕將近中午的時候。

  3. 靠邊的地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