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字康熙字典熱度:449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mù,【漢字註音】ㄇㄨˋ

【語音朗讀】

【巳集下】【牛】【牧字五行屬水】

【巳集下】【牛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𠀤莫六切,音目。

【說文】本作𤘴,養牛人也。从攴牛。

【玉篇】畜養也。

【廣韻】放也,食也。

【揚子·方言】牧,飤也。

【註】謂放飤牛馬也。

【書·禹貢】萊夷作牧。

【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

【詩·小雅】爾牧來思。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

【註】始養馬者。又牧師掌牧地。

【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註】牛曰牧,馬曰圉。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

【疏】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

【書傳】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𤰞以自牧也。

【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

【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

【韻會】治也。

【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岳羣牧。

【傳】九州牧監。又【呂𠛬】非爾惟作天牧。

【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

【註】牧,州長也。

【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

【傳】牧,田官也。又【禮·月令】舟牼覆舟。

【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

【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

【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

【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屬朔方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舉風后力牧。

【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地名。

【尚書·大傳】牧之野。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

【書·禹貢】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叶莫狄切。

【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來叶六直切,載叶節力切。


考證:〔【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謹照原文六畜改六牲。〔【集韻】莫侯切,音茂。地名。〕 謹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書·禹貢】萊夷及牧誓。

【釋文】徐云,一音茂。〕 謹按所引禹貢文未全,謹照原文改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牧字的字形演變


乙1277(甲)

前5.27.1(甲)

乙2626(甲)

寧滬1.397(甲)

粹504(甲)

存2006(甲)

燕589(甲)

𢼝又罍(金)
商代晚期

𢼝父丁罍(金)
商代晚期

亞彳牧鬲(金)
商代晚期

又䍩父癸鼎(金)
商代晚期

小臣言簋(金)
西周早期

鄭牧馬受簋蓋(金)
西周中期

南宮柳鼎(金)
西周晚期

曾147(楚)

說文‧攴部

睡虎地簡14.84(隸)

老子甲136(隸)
西漢

老子乙238上(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西狹頌(隸)
東漢

夏承碑(隸)
東漢

楷書

牧字的甲骨文


甲3782

乙1277合376賓組

乙7191反合14149反賓組

前4.45.3合36969黃組

前5.10.3

前5.27.1合493賓組

餘2.1合11400賓組

後2.12.13合281

粹1522合8852

京津649合8241賓組

珠758

摭續187合11397

續2.19.1合409賓組

甲1131

乙409合20017𠂤組

乙2626合774賓組

乙3935合11395

粹1589合28154

佚130合8596

佚130合8596

前5.45.7合11398賓組

後2.12.15合20290

後2.12.16合20373𠂤組

陳25合1309賓組

寧滬1.397合28351歷無名間

寧滬1.397合28351歷無名間

粹504合32085歷組

存2006合32032歷組

存下476合5597賓組

後2.12.14合7343賓組

後2.12.14合7343賓組

燕197合11002賓組

燕589合7424賓組

前5.45.6合11004𠂤組

牧字的金文


牧父乙觶商代晚期集成6226

作父辛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322

牧共作父丁簋西周早期集成3651

小臣言簋西周早期集成4238

小臣言簋西周早期集成4239

鄭牧馬受簋蓋西周中期集成3879

同簋蓋西周中期集成4270

同簋西周中期集成4271

免簠西周中期集成4626

南宮柳鼎西周晚期集成2805

𩰬攸從鼎西周晚期集成2818

𩰬攸從鼎西周晚期集成2818

叔爿己大父簋西周晚期集成4068

叔爿己大父簋西周晚期集成4068

叔爿己大父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069

𠑇匜西周晚期集成10285

𠑇匜西周晚期集成10285

鄧公牧簋春秋早期集成3590

又䍩父癸鼎商代晚期集成1939

𢼝又罍商代晚期集成9772

𢼝父丁罍商代晚期集成9807

䍩又瓿商代晚期集成9955

䍩亞又戈商代晚期集成10946

又牧父己簋西周早期集成3329

牧正尊西周早期集成5575

亞彳牧鬲商代晚期集成456

牧字的象形文

讀音:mù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秦簡;

小篆;

隸書

讀音:mù

“牧”是放牧牲畜。《說文》: “牧,養牛人也。” 無論商周時的甲骨文、金文還是秦代小篆,字形雖略有不同,但基本字素完全一樣。由概括牛頭部形狀的 “”來表示牛; 用概括羊頭部形狀的“”表示羊; 用手持鞭、杖的“” (攴, 讀pū)來表示驅趕和放牧。其中甲骨文3另加一“彳”旁,彳是“行”字的省文,作為部首表示行動、行走,在這裏表示放牧是趕著牲畜遊動、行走。由於放牧是對牲畜的一種管理行為,所以秦漢時把州一級的地方官員稱作 “牧” (如劉備就做過豫州牧)。由此可見,在統治者眼裏老百姓不過是和牛羊一樣的牲畜。漢隸書( 《夏承碑》 )在變革篆書筆畫時,雖做了抻平拉直的簡化,但仍可看到 “牛” 留下的象形痕跡。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牧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牧
中国大陆
台湾 牧
台湾
香港 牧
香港
日本 牧
日本
韩国 牧
韩国
旧字形 牧
旧字形

牧字說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牧人乃夢。”莫卜切

『說文解字注』

(牧)養牛人也。左傳曰。馬有圉。牛有牧。引伸爲牧民之牧。从攴牛。會意。莫⺊切。古音在一部。詩曰。牧人乃夢。小雅文。

牧字解釋

牧字基本屬性

  1. 牧的部首:牛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8倉頡號碼:hqok

  2. 四角號碼:28540鄭碼查詢:mbmoBig5編碼:AAAAgb2312碼:C4C1

  3. uni-code:基本区 U+7267首尾分解:牛攵部件分解:牜攵

  4. 造字法:会意;从攵、从牛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𤘴𤘴𤘴

牧字基本含義

  1. 放養牲口:~童。畜~。~場。放~。遊~。~民。~歌。~群。

  2. 治:~民(治理人民)。

  3. 古代治民之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