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戟
【繁體漢字】戟,【漢語拼音】jǐ,【漢字註音】ㄐㄧˇ
【語音朗讀】
【卯集中】【戈】【戟字五行屬金】
【卯集中】【戈字部】
〔古文〕屰【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𠀤音㻷。有枝兵也。
【增韻】雙枝爲戟,單枝爲戈。
【釋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
【典略】周有雍狐之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
【註】戟,今三鋒戟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又地名。
【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戟。
【註】女戟在太行西。
又與棘通。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
【註】棘戟也。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
【註】棘戟同。
又【韻補】叶訖約切,音腳。
【詩·秦風】脩我矛戟,與子偕作。
【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 【說文】作𢧢。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戟” 是弋矛合在一起的古代兵器。從弋,表示長柄兵器。《周禮》載: “戟長丈六尺。” 《說文》 : “戟,有枝兵(器)也。” 意思是帶枝的兵器。 盛行於西周和春秋戰國。 漢以後多作儀仗。 甲骨文寫作 “” ,是弋旁加一聲符 “己” 字。 春秋戰國時的金文寫作 “、 、 ” 字形大不形同,不僅是秦未統一文字前的異寫現象,也反映出當時連年戰爭,社會大動亂, 兵器形製雜出的現象。 小篆寫作 “” , 漢簡、 隸書隨之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干】
『說文解字』
不順也。从干下屮。屰之也。魚戟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屰)不順也。後人多用逆。逆行而屰廢矣。从干下凵。屰之也。凵口犯切。凶下云。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方上干而下有陷之者、是爲不順。屰之也當作屰之意也。魚?切。古音在五部。
戟的部首:戈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jji
四角號碼:43450鄭碼查詢:edehBig5編碼:B475gb2312碼:EAAA
uni-code:基本区 U+621F首尾分解:戈部件分解:十日十戈
造字法:会意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異體字:屰撠𢧢㦸 屰 撠 𢧢𢧢
古代一種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兵器:鉤~。~指。鐵~。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