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字康熙字典熱度:936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ú,【漢字註音】ㄔㄨˊ

【語音朗讀】

【戌集中】【隹】【雛字五行屬】

【戌集中】【隹字部】

【唐韻】仕于切【集韻】【韻會】崇芻切,𠀤音䅳。

【說文】雞子也。从隹从芻。

【爾雅·釋鳥】生噣雛。

【註】生能自食者。

【釋文】雛,仕俱反。

【禮·月令】天子乃以雛嘗黍。

【釋文】仕于反。

【孟子】力不能勝一匹雛。

又【禮·內則】不食雛𪔀。

【註】𪔀伏乳者。

又【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司馬相如·子虛賦】鵷雛孔鸞。

【註】鵷雛,鳳屬也。

【集韻】或作鶵。俗作𨿊,非。

又【集韻】【類篇】𠀤從遇切,音聚。

【集韻】人名。仲尼弟子顏濁雛。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雛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籀文

說文‧隹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雛字的象形文

讀音:chú


甲骨文1;

甲骨文2;

說文籀文;

小篆雛;

小篆鶵;

隸書鶵;

隸書雛

讀音:chú

“雛”是指未長大的小雞。《說文》: “雛,雞子也。”引申其他幼小的動物。 “雛”是個形聲字, 甲骨文寫作“”, 鳥(隹)是形符, “芻”是聲符。 “芻” 的本義是用手拔除草, 甲骨文寫作 “” , 金文寫作 “” , 小篆寫作“” , 都是用手拔草的形狀, 但在這裏隻表發聲。 因 “鳥”和“隹”是字形相似,字義相同的兩個字(詳見 “鳥” 、“隹” 釋) ,所以,小篆將“雛”分別寫作“從鳥, 芻聲” 和 “從隹, 芻聲” 的兩個字。隸書寫作“” , 從此成為今文。 今簡化字寫作 “雛”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雛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雛
中国大陆
台湾 雛
台湾
香港 雛
香港
日本 雛
日本
韩国 雛
韩国
旧字形 雛
旧字形

雛字說文解字

【卷四】【隹】

『說文解字』

雞子也。从隹芻聲。鶵,籒文雛从鳥。士于切

『說文解字注』

(雛)雞子也。雞子、雞之小者也。淮南。天子以雛嘗黍。高曰。雛、新雞也。吕覽注云。雛、春雡也。郭景純言今呼少雞爲?。則二注正同。王制。春薦韭。韭以?。?謂少雞。古者少雞亦曰?。方言。雞雛、徐魯之閒謂之?子。按雛引伸爲凡鳥子細小之偁。釋鳥曰。生哺?、生噣雛。从隹。芻聲。士于切。古音在四部。

(鶵)籒文雛。从鳥。

雛字解釋

雛字基本屬性

  1. 雛的部首:隹部外筆畫:10筆畫總數:18倉頡號碼:puog

  2. 四角號碼:20415鄭碼查詢:ryznBig5編碼:C2FAgb2312碼:B3FB

  3. uni-code:基本区 U+96D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隹、刍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鶵雏鶵𪄞雏 鶵 𨿉 𨿊 𩿮 𩿿 𪀩 𪀫 𪄞鶵𪄞鶵𪄞

雛字基本含義

  1. 見“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