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艿”本指草木不斷生長出來,後也專指芋頭(因芋頭形狀似“奶” ,可充饑, 供人食用)。 甲骨文、金文及小篆分別寫作“、
、
、
、
、
、
” , 雖字形不一, 但均由草、 木間有一“奶”形字符組成, 用奶水不斷溢出和草木如同有奶水滋養一般不斷生出地麵來會意艿字。此字也讀作nǎi。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乃聲。如乘切
『說文解字注』
(艿)艸也。按許謂艿爲艸名也。廣韵云。陳根艸不芟。新艸又生。相因仍。所謂燒火艿。此別一義。其字亦作芿。列子。趙襄子狩於中山、藉芿燔林是也。今玉篇以舊艸不芟、新艸又生曰艿、係之說文。此孫強、陳彭年輩之誤也。从艸。乃聲。如乗切。六部。乃在一部。仍艿在六部者、合韵冣近也。籒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