閽字康熙字典熱度:49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hūn,【漢字註音】ㄏㄨㄣ

【語音朗讀】

【戌集上】【門】【閽字五行屬】

【戌集上】【門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

【說文】常以昏閉門隷也。

【禮·祭義】閽者,守門之賤者也。

【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

【註】言閽人者,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

【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詣闕自愬者,曰叩閽。

又【正韻】閽寺。

【易·說卦】爲閽寺。

【疏】取其禁止人也。

又【韻補】叶許云切,音熏。

【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

又叶音暄。

【蘇轍·上淸詞】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

詞條更新時間:2025-02-07

閽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門部

孔宙碑(隸)
東漢

楷書

閽字的象形文

讀音:hūn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小篆昏;

小篆閽;

小篆惛;

隸書

讀音:hūn

“昏” 指傍晚太陽落山時分。《說文》 : “昏,日冥也。從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 這裏講的 “氐省” 是指 “昏” 字上邊的“氐” 字省去下邊的一點。其實 “氐” 字的甲骨文與 “昏” 字的甲骨文字形近似,隻是少了 “日” 字裏的一點(詳見 “氐” 字釋文)。“昏” 字甲骨文寫作“” , 是人彎下腰用手指落到地平線的日 (太陽)的形狀,表示太陽落下的時候是黃昏。

與 “昏” 義有關的字有 “閽” , 小篆寫作“” , 即 “門” 內一 “昏”字, 是古代負責天黑時關閉大門的差役。 另一字是“惛” , 小篆寫作“” ,由 “心” (忄)和 “昏”組成,表示心裏不明亮,糊塗。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閽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閽
中国大陆
台湾 閽
台湾
香港 閽
香港
日本 閽
日本
韩国 閽
韩国
旧字形 閽
旧字形

閽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門】

《說文解字》

常以昏閉門隸也。从門从昏,昏亦聲。呼昆切

《說文解字注》

(閽)常㠯昏𨳲門隸也。周禮注曰:隸,給勞辱之役者。周禮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注云:閽人,司昏䢅以啓閈者,㓝人墨者使守門。按古閽與勲音同。易:厲閽心。馬作熏。荀以熏爲勳,而易爲動。漢光祿勲卿一人,胡廣曰:勲猶閽也。主殿宫門戶之職。从門昏。會意。昏亦聲。呼昆切。十三部。

閽字解釋

閽字基本屬性

  1. 閽的部首:門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anhpa

  2. 四角號碼:77604鄭碼查詢:xdrkBig5編碼:EC4Egb2312碼:E3D4

  3. uni-code:基本区 U+95BD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门、昏声漢字結構: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阍𨵽阍 𨵽𨵽

閽字基本含義

  1. 見“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