㲻字康熙字典熱度:729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nì,【漢字註音】ㄋㄧˋ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㲻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古文溺字。

【元包經】大過舟㲻于水。〇按《說文》溺字註與弱水之弱同,而灼切。㲻字註沒也,奴歷切,音義迥別。今《禹貢》弱水通作弱,無水旁,似宜从《禹貢》爲正。而沉㲻之㲻則槩作溺。今依《玉篇》作古文溺字,二字遂爲古今文,存以備考。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㲻字的字形演變


佚616(甲)

郭.語2.36(楚)

郭.語2.36(楚)

說文‧水部

楷書

㲻字的象形文

讀音:nì


甲骨文;

小篆;

漢簡;

隸書

讀音:nì

“㲻”是“溺”的本字, 即人沉沒於水中。 《說文》: “㲻, 沒也。從人, 從水。” 甲骨文寫作 “” , 左邊是人, 右邊是水, 會意人落入水中。字形字義十分明白。 不知什麼原因, 未見到金文的 “㲻” 字。 秦漢時多用“溺”表示沉沒義。 “溺”本指河水名, 後與“尿”混同, 又借用作“㲻” 。用“溺”代“㲻”絕非上策。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㲻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没也。从水从人。奴歴切

『說文解字注』

(㲻)𣳚也。此沈溺之本字也。今人多用溺水水名字爲之。古今異字耳。玉篇引孔子曰。君子㲻於口。小人㲻於水。顧希馮所見禮記尚作㲻。从水人。讀與溺同。奴歷切。古音葢在二部。

㲻字解釋

㲻字基本屬性

  1. 㲻的部首:水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oe

  2. 四角號碼:22290鄭碼查詢:nkvBig5編碼:gb2312碼:

  3. uni-code:扩展A U+3CBB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