歂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歂字的字形演變
歂字說文解字
歂的基本解釋
歂
【繁體漢字】歂,【漢語拼音】chuǎn,chuán,【漢字註音】ㄔㄨㄢˇ
【語音朗讀】
【辰集下】【欠】【歂字五行屬金】
【辰集下】【欠字部】
【唐韻】市緣切【集韻】淳沿切,𠀤音遄。
【說文】口氣引也。
又姓。
【左傳】有歂孫。
【史記】有歂師。
又【廣韻】市兗切【集韻】豎兗切,𠀤音腨。義同。
又【集韻】尺兗切,音舛。與喘同。
【說文】疾息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卷八】【欠】
『說文解字』
口气引也。从欠耑聲,讀若車輇。市緣切
『說文解字注』
(歂)口气引也。廣韵引字林同。左傳多有名歂者。从欠。耑聲。讀若輇。車部曰。有輻曰輪。無輻曰輇。市緣切。十四部。
歂的部首:欠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ubno
四角號碼:27282鄭碼查詢:llgrBig5編碼:DDF8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B4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異體字:喘𣤀喘 𣤀𣤀
1. 歂 [chuǎn]2. 歂 [chuán]
古同“喘”,急促地呼吸。
姓。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嘳𪉙洎𦣐𢜥𨌃𡔀䅭憴𨦵𧗩𨺩𢠫𩀼菙𩟥逩𣯵𩁃菽𢣻𤎴𧜉洆𠷓𧲦𡢙𤝏𦢸𨊾𩈺𩙖𠨰鵘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