泲字康熙字典熱度:31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ǐ,【漢字註音】ㄐㄧˇ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泲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古文濟字。

【說文】泲,沇也。東流於海。○按沇水,卽濟水。發源爲沇,東流爲濟。

又地名。

【詩·邶風】出宿于泲。

又莤泲,釃酒也。

【周禮·天官·酒正註】泲,謂醴之淸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泲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水部

古地圖(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泲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泲
中国大陆
台湾 泲
台湾
香港 泲
香港
日本 泲
日本
韩国 泲
韩国
旧字形 泲
旧字形

泲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沇也。東入于海。从水𠂔聲。子礼切

《說文解字注》

(泲)沇也。東入于海。按沇泲二篆之解,文體與漾漢浪三篆同,皆用禹貢文也。禹貢曰:道沇水東流爲濟,入于河,泆爲熒,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于渮。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人于海。今泲水不特入河以後經文所謂不可致詳。考郡國志曰:河東垣有王屋山,兖水出。河內溫,濟水所出。王莽時大旱,遂枯絕。水經注曰:濟水故瀆在溫,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是在西漢已後所謂東流爲濟入于河者,已非禹蹟之舊矣。許云東入于海。此謂禹時故道,獨行達海,故謂之瀆。今之大淸河、小淸河非無泲水在其閒,而混淆莫辨。漢水之源,今與經絶殊。泲水之流,軼出地中而爲巨川,今又與經絕殊也。从水𠂔聲。子禮切。十五部。按四瀆之泲字如此作。而尙書、周禮、春秋三傳、爾雅、史記、風俗通、釋名皆作濟。毛詩邶風有泲字,而傳云地名,則非水也。惟地理志引禹貢、職方作泲。而泰山郡下云:甾水入泲。禹貢汶水入泲。齊郡下云:如水入泲。河南郡下云:狼湯渠首受泲。東郡臨邑下云:有泲廟。然以濟南、濟陰名郡。志及漢碑皆作濟。則知漢人皆用濟,班志、許書僅存古字耳。風俗通說四瀆曰:濟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汦。酈氏譏其誤,亦可證洓字之久不行矣。

泲字解釋

泲字基本屬性

  1. 泲的部首:水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7倉頡號碼:elxh

  2. 四角號碼:35127鄭碼查詢:vmimBig5編碼:CCF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CF2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泍濟泍

泲字基本含義

  1. 過濾。

  2. 古地名,在今中國河南省浚縣。

  3. 古同“濟”,濟水,古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