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字康熙字典熱度:247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ú,【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酉集下】【辵】【途字五行屬金】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都切,音徒。

【玉篇】路也。

【廣韻】道也。

又通作涂、塗。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

【論語】遇諸塗。

又叶徒故切,音度。

【張衡·思𤣥賦】雲師𩅾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途字的甲骨文


乙3401合6032賓組

乙6386反合11506反賓組

乙6419反合6037反賓組

前6.25.2合68賓組

佚945合6667賓組

前6.26.5合10579賓組

前6.26.5合10579賓組

前7.23.1合5452賓組

續3.37.1合67賓組

前7.24.2與7.18.3綴合

燕16合6053賓組

燕605合6047賓組

京都393合10800

途字的象形文

讀音:tú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小篆;

隸書

讀音:tú

“途”在古文字中寫作“𣥳” 。也假借“塗” 、 “塗”作“途” 。 (參看“塗、 塗”釋文)。但甲骨文直作“” 。上邊是行路中道旁設的簡易小亭,後改作驛站,下邊是表示足、趾和走義的“止” ,用道旁的小亭和足、走會意人在途中,十分貼切。小篆中無“途”字,同音中有一“嵞”字,筆者認為當是“途” 的本字,旅途自然是山重水複,“嵞”下有兩個“山” ,且又是浙江當塗(古縣)塗字的本字。存參。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途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途
中国大陆
台湾 途
台湾
香港 途
香港
日本 途
日本
韩国 途
韩国
旧字形 途
旧字形

途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从水余聲。同都切

『說文解字注』

(涂)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繩。繩各本譌作澠。今正。牧前志作收。後志作牧。華陽國志竟作𦫵。李奇曰。靡音麻。收靡卽𦫵麻。常璩曰。𦫵麻縣山出好𦫵麻。收𦫵牧三字皆同紐。𣜩釋益州太守碑牧靡字三見。晉書亦作牧矣。益州郡牧靡、二志同。前志曰。南山臘、涂水所出。西北至越巂入繩。過郡二。行千二十里。水經注若水篇曰。若水、又東。涂水注之。水出建寧郡之收靡縣南山。縣山竝卽草以立名。山在縣東烏句山南五百里。山生收靡。可以解毒。涂水導源臘谷。西北流至越巂入若水。按涂水出臘谷。故漢志謂之臘。涂水、漢志說文皆云入繩。而水經注云入若水者、善長云若水、又逕越巂大莋縣入繩。繩水出徼外。南逕旄牛道。至大莋與若水合。自下亦通謂之繩水矣。諸書錄記羣水。或言入若。又言注繩。正是異水沿注。通爲一津。隨納通稱也。水道提綱曰。金沙江卽古繩水。鴉龍江一名打沖河。卽古若水。金沙江出番地。至雲南姚安府大姚縣境合鴉龍江、至四川敘州府治宜賓縣西南境入於江。金沙自犛石山發源。至雲南麗江府境已四千二百餘里。自麗江至四川敘州府又二千五百餘里。源遠流長。所受大水數十。小水無數。其爲大江上源無疑也。玉裁謂多以金沙爲大江正源。然非禹貢崏山道江之旨。禹貢於河源江源皆舉其近者。聖人不尙遠略之意。牧靡今何縣。涂水今何水。未審。从水。余聲。同都切。五部。按古道塗、塗墍字皆作涂。

途字解釋

途字基本屬性

  1. 途的部首:辵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0倉頡號碼:yomd

  2. 四角號碼:38309鄭碼查詢:odmwBig5編碼:B37Egb2312碼:CDBE

  3. uni-code:基本区 U+9014首尾分解:辶余部件分解:人一木辶

  4. 造字法:形声;从辶、余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涂 澤 𠇊 𡒎 𣥳 𠆧

途字基本含義

  1. 道路:路~。~徑。旅~。長~。坦~。日暮~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