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川
【繁體漢字】川,【漢語拼音】chuān,【漢字註音】ㄔㄨㄢ
【語音朗讀】
【寅集中】【巛】【川字五行屬金】
【寅集中】【巛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緣切,音穿。
【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
【爾雅·釋水】湀闢流川。
【註】通流。
【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
【又】過辨回川。
【註】旋流。
【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
【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
【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
【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又【禹貢】奠高山大川。
【傳】大川四瀆。
【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
【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
【潘岳·關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
【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
【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
【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
【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
【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
【周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
【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又竅也。
【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
【註】川,竅也。
又叶樞倫切,音春。
【詩·大雅】旱旣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
【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勢。〕 謹照原文勢改埶。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川” 在《說文》 中是個部首字。指水道,河流和河的源頭。《說文》 : “川,貫穿通流水也。” 引申平坦的陸地 “平川” 。“川” 是個象形字。 甲骨文寫作 “” , 兩側是岸, 中間是通暢的水流。 後水形省筆, 漸與金文、 小篆相同。 金文寫作 “”, 小篆寫作 “” , 仍可看到水流的痕跡。“川” 與 “水” 字同出一源,字形相近,使用中逐步分化成兩個字。 隸書將篆書的波畫調直, 寫作 “” 。 至今字形未變。
“邕” (讀yōng) 字義同湧、湧。本指四周大水湧向城池。《說文》 : “邕,四方有水,自邕(湧)成(城)池者。從水,從邑。” 金文寫作 “” , 右邊是水(也作 “巛、 川” ) , 左邊是城邑的 “邑” , 會意大水湧向城池。 小篆寫作 “” , 將水移至城邑上方, 更感危險。 “說文籀文” 寫作 “” , 將 “邑” 改為 “呂” , “呂” 是上古時期比較簡單的宮室門窗,仍可會意大水對城邑的威脅。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一】【川】
『說文解字』
貫穿通流水也。《虞書》曰:“濬く巜,距川。”言深く巜之水會爲川也。凡川之屬皆从川。昌緣切
『說文解字注』
(川)毌穿通流水也。毌各本作貫。毌、穿物持之也。穿、通也。巛則毌穿通流。又大於巜矣。水有始出謂川者。如爾雅水注川曰谿、許云泉出通川爲谷是也。有絕大乃謂川者。如皋陶謨𡿨巜距川、攷工記澮達於川是也。本小水之名、因以爲大水之名。虞書曰。謂古文皋陶謨。濬𡿨巜歫巛。歫各本作距。今正。今尙書作畎澮距川者、後人所改也。言深𡿨巜之水會爲川也。此偁尙書釋之。以見尙書之川與川字有間矣。川今昌緣切。古音在十三部。讀如春。雲漢之詩是也。凡川之屬皆从川。
川的部首:巛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3倉頡號碼:lll
四角號碼:22000鄭碼查詢:ndBig5編碼:A474gb2312碼:B4A8
uni-code:基本区 U+5DDD首尾分解:丿丨部件分解:川
造字法:象形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金
異體字:巛巛𡿦巛 𤰏巛𡿦
河流:名山大~。~流不息。
平原,平地:平~。米糧~。
〔~資〕旅費。
特指中國四川省:~劇。~菜。~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