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字康熙字典熱度:91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huán,zhuàn,【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子集中】【人】【傳字五行屬】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𠀤音椽。轉也。

【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

【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

【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

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

【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

【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

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

【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

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

【註】移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株戀切,專去聲。傳舍。

【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

【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

又【說文】遽也,驛遞曰傳。

【禮·玉藻】士曰傳遽之臣。

【註】驛傳車馬,所以供急遽之令,士賤而給役使,故自稱如此。又古者以車駕馬,乗詣京師,謂之傳車。後又置驛騎,用單馬乗之,若今之遞馬。凡四馬高足爲置傳,四馬中足爲馳傳,四馬下足爲乗傳,一馬二馬爲軺傳。漢律,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乗傳參封之。參,三也。有期會絫封兩端,端各兩封,凡四封。乗置馳傳五封之,兩端各二,中央一軺,傳兩馬再封之,一馬一封,以馬駕軺車而乗傳,曰一封軺傳。

又關傳。

【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前漢·文帝紀》【註】張晏曰: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師古曰: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

【後漢·𨻰蕃傳】投傳而去。

【註】符也。丁戀切。

【釋名】傳,轉也。轉移所在,執以爲信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柱戀切,音瑑。訓也。賢人之書曰傳。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諸史列傳是也。

【釋名】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又續也。

【孟子】傳食於諸侯。

又叶重倫切,音𨻰。

【前漢·敘傳】帝庸親親,厥國五分,德不堪寵,四支不傳。◎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知戀、直戀三切,《廣韻》分析極細,《正韻》因之。然歷考經史註疏,驛傳之傳,平、去二音可以互讀,至傳道、傳聞、傳授之傳,乃一定之平聲,紀載之傳,一定之去聲。此音之分動靜,不可易者也。《正字通》專闢動靜字音之說,每於此等處,爲渾同之說以亂之,此斷斷不可从者。又按《廣韻》二仙,傳,直攣切,音椽,又持戀,丁戀二切。三十三線,傳,直戀切,卽持戀切。知戀切,卽丁戀切。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


考證:〔【左傳·莊九年】傳乗而歸。註傳乗,乗他小車。〕 謹照原文省小字。〔【註】傳,直專反。〕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度枕几不傳。〕 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周禮·地官·司關】凡所達貨賄,則以節傳出之。

【註】張晏曰,信也,〕 謹按張晏曰云云乃漢書註,非周禮註。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傳字的字形演變


佚728(甲)

傳作父戊尊(金)
西周早期

傳尊(金)
西周早期

散氏盤(金)
西周晚期

王命龍節(金)
戰國晚期

包2.120(楚)

說文‧人部

睡虎地簡12.45(隸)

老子乙前58下(隸)
西漢

居延簡甲713(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夏承碑(隸)
東漢

譙敏碑(隸)
東漢

楷書

傳字的甲骨文


後2.7.13合9100賓組

佚728合8383賓組

傳字的金文


小臣傳簋西周早期集成4206

傳尊西周早期集成5864

傳作父戊尊西周早期集成5925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

王命龍節戰國晚期集成12102

傳字的象形文

讀音:zhuà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秦簡;

小篆;

漢帛書;

隸書

讀音:zhuàn

“傳” 本指古時的驛站和客舍,也指驛站的車馬。又因驛站是中轉和傳遞文書、信息的機構,所以兼有 “轉” 和 “傳” 兩個音義。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雖有不同,但構成要素基本相同: 中間都有一紡錘形,左邊是人,右邊是手,用人手在轉動紡錘表示轉動。其中金文2-4或將手改作“止” (趾、腳) ,或將人改作 “辵” (讀chuò ) ,多為動作符號,表示“傳” (轉)是動態形。同時,反映出秦未統一文字前的混亂現象。小篆對金文進行了規範,在字素不變的前提下,成為 “從人,專聲” 的形聲字。隸書(漢《華山廟碑》 )寫作“” , 從此跳出古文字行列而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傳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傳
中国大陆
台湾 傳
台湾
香港 傳
香港
日本 傳
日本
韩国 傳
韩国
旧字形 傳
旧字形

傳字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遽也。从人專聲。直戀切

《說文解字注》

(傳)遽也。辵部曰:遽,傳也。與此爲互訓,此二篆之本義也。周禮行夫:掌邦國傳遽。注云:傳遽,若今時乗傳騎驛而使者也。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云: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左傳、國語皆曰:以傳召伯宗。注皆云:傳,驛也。漢有置傳、馳傳、乗傳之不同。按傳者,如今之驛馬。驛必有舍,故曰傳舍。又文書亦謂之傳。司關注云:傳如今移過所文書是也。引伸傳遽之義。則凡展轉引伸之偁皆曰傳,而傳注、流傳皆是也。後儒分別爲知戀、直戀、直攣三切,實一語之轉。从人專聲。直戀切。十四部。按廣韵:傳注直戀切,郵馬知戀切。

傳字解釋

傳字基本屬性

  1. 傳的部首:人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3倉頡號碼:ojii

  2. 四角號碼:25243鄭碼查詢:nfdsBig5編碼:B6C7gb2312碼:B4AB

  3. uni-code:基本区 U+50B3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传

傳字基本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