渟字康熙字典熱度:110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íng,tīng,【漢字註音】ㄊㄧㄥˊ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渟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庭。

【埤蒼】渟,水止也。

【史記·李斯傳】決渟水致之海。或作亭。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與停同。

【後漢·趙岐傳】渟車呼與共載。

又【集韻】湯丁切,音廳。與汀同。水際平地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渟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渟
中国大陆
台湾 渟
台湾
香港 渟
香港
日本 渟
日本
韩国 渟
韩国
旧字形 渟
旧字形

渟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平也。从水丁聲。𢆊,汀或从平。他丁切

『說文解字注』

(汀)平也。謂水之平也。水平謂之汀。因之洲渚之平謂之汀。李善引文字集略云。水際平沙也。乃引伸之義耳。从水。丁聲。他丁切。十一部。

(𠀩)汀或从平。

渟字解釋

渟字基本屬性

  1. 渟的部首:水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eyrn

  2. 四角號碼:30121鄭碼查詢:vswaBig5編碼:D9E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E1F首尾分解:氵亭部件分解:氵亠口冖丁

  4. 造字法:形声;从氵、亭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汀

渟字基本含義

1. 渟 [tíng]2. 渟 [tīng]

渟 [tíng]
  1. 水積聚而不流動:“禹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水,致之海。”

  2. (水)深:崇~。

渟 [tīng]
  1. 古同“汀”,水邊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