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龠
【繁體漢字】龠,【漢語拼音】yuè,【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亥集下】【龠】【龠字五行屬土】
【亥集下】【龠字部】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𠀤音藥。
【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
【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
【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
【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
【字彙】樂之竹管𠀤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龠” 是個部首字。本指竹管樂器。《說文》 : “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 ” 甲骨文寫作 “、 、 、 ” 。 其中 “” 象編管形。為區別於編簡,在 “丨”上加 “口” ,表示圓管。造字方法與 “員”相同(參看 “員”釋)。 金文寫作 “、 ” , 或隨甲骨文, 或加 “亼” (讀jí,集合,聚攏。也是嘬起的 “口”形,用以吹管) ,表示綜合各種聲音使其和諧。 小篆定型為 “” 。 隸書寫作 “” , 成為今文。
以 “龠”作部首的有 “龣”字,為古五音之一,即 “角” (讀jué )。金文寫作“” , 是在“龠”旁加一“錄”字。 “錄”字上邊是轆轤, 下邊是水鬥(汲水器)和滴落的水珠,以此表示樂器發出的淅淅瀝瀝的聲音。此字未見小篆, 推理應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二】【龠】
『說文解字』
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以灼切
『說文解字注』
(龠)樂之竹管。此與竹部籥異義。今經傳多用籥字。非也。三孔。孔同空。按周禮笙師禮記少儀明堂位鄭注、爾雅郭注、應氏風俗通皆云三孔。惟毛傳云六孔。廣雅云七孔。㠯和衆聲也。和衆聲、謂奏樂時也。萬舞時衹用龠以節舞。無他聲。从品侖。惟以和衆聲。故從品。侖、理也。亼部曰。侖、思也。按思猶䚡。䚡理一也。大雅。於論𡔷鍾。毛傳曰。論、思也。鄭曰。論之言倫也。毛鄭意一也。從侖、謂得其倫理也。以灼切。二部。凡龠之屬皆从龠。
龠的部首:龠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omrb
四角號碼:80227鄭碼查詢:odjlBig5編碼:EFB6gb2312碼:D9DF
uni-code:基本区 U+9FA0首尾分解:人艹部件分解:人一口口口冂卄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中下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𠎤
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古代容量單位,等於半合(g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