痓字康熙字典熱度:51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ì,【漢字註音】ㄓˋ

【語音朗讀】

【午集中】【疒】【痓字五行屬】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充自切【集韻】充至切,𠀤音厠。

【博雅】痓,惡也。

【集韻】一曰風病。

【正字通】痓證有五,秦越人難經,督脈為病,脊强而厥。張仲景金匱:脊强者,五痓之總名,其證卒口噤,背反張而瘈瘲。

又山名。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痓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痓
中国大陆
台湾 痓
台湾
韩国 痓
韩国
旧字形 痓
旧字形

痓字解釋

痓字基本屬性

  1. 痓的部首:疒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kmig

  2. 四角號碼:00114鄭碼查詢:thb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5D3首尾分解:疒至部件分解:疒至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痓字基本含義

  1. 痙攣:“發喉痹,嗌腫,~,治主病者。”

  2. 中醫病症名:“肺移熱於腎,傳為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