畮字康熙字典熱度:40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mǔ,【漢字註音】ㄇㄨˇ

【語音朗讀】

【午集上】【田】【畮字五行屬】

【午集上】【田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後切,音牡。畝本字。

【說文】六尺爲步,步百爲畮。

【周禮·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註】不易之地,歲種之地美。故家百畮。

【前漢·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爲本,故必建步立畮。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畮字的金文


賢簋西周中期集成4104

賢簋西周中期集成4104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3

師㝨簋西周晚期集成4313

兮甲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4

畮字的象形文

讀音:mǔ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秦簡;

小篆1;

小篆2;

隸書

讀音:mǔ

“畝” 是中國的土地計量單位。 最初寫作 “畮” 。 金文寫作 “” ; 小篆寫作 “” 。 《說文》 : “畮, 六尺為步, 步百為畮。從田,每聲。或從田、十、久。” “畮” 雖屬形聲字,但用 “每” 而不用“母” 作聲符, 仍含有 “草盛” 的會意因素(參看 “每” 釋) ; “畞” 字裏的 “田” 自然是田地,農田; “十” 則表示橫阡豎陌的田壟和地界;“久” 是甲骨文量具的 “升、鬥” 形,意在說明 “畝” 也是計量詞,此形(久)在小篆中又表示兩腿邁步被物限製,與《說文》的 “步百為畝” 的步量法有關。隸書將 “十” 省作 “亠” ,遠離古意。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畮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畮
中国大陆
台湾 畮
台湾
韩国 畮
韩国
旧字形 畮
旧字形

畮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田】

『說文解字』

六尺爲步,步百爲畮。从田𣫭聲。畞,畮或从田、十、久。莫厚切〖注〗臣鉉等曰:十,四方也。久聲。

『說文解字注』

(畮)六尺爲步。步百爲畮。司馬法如是。王制曰:方一里者爲田九百畮。謂方里而井。秦田二百四十步爲畮。秦孝公之制也。商鞅開阡陌封疆。則鄧展曰:古百步爲畮。漢時二百四十步爲畮。按漢因秦制也。从田每聲。莫后切。古音在一部。

(畞)畮或从十久。十者,阡陌之制。久聲也。每久古音皆在一部。今惟周禮作畮。五經文字曰:經典相承作𠭇。干祿字書曰:𠭇通、畞正。

畮字解釋

畮字基本屬性

  1. 畮的部首:田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wowy

  2. 四角號碼:68057鄭碼查詢:kimz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756E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畝

畮字基本含義

  1. 古同“畝”:“不易之地,家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