頵字康熙字典熱度:59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ūn,【漢字註音】ㄐㄩㄣ

【語音朗讀】

【戌集下】【頁】【頵字五行屬】

【戌集下】【頁字部】

【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𠀤音贇。

【說文】頭頵頵大也。

又【廣韻】君筠切。音麏。義同。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楚成王頵。又【唐書】有田頵傳。

又【集韻】巨隕切,音窘。頭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頵字的字形演變


㝨盤(金)
西周晚期

說文‧頁部

三體石經.春秋.文元年(隸)
曹魏

晉辟雍碑(隸)
西晉

楷書

頵字的金文


伯頵父鼎西周晚期集成2649

㝨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2

頵字的象形文

讀音:shuò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頵;

金文頵;

石鼓文;

小篆碩;

小篆頵;

三體石經頵;

隸書

讀音:shuò

“碩” 與 “頵” 字義相近,本義都是腦袋大。《說文》 : “頵,頭頵頵大也。從頁,君聲。” “碩,頭大也。從頁,石聲。” 這裏認為 “碩、頵” 都是形聲字。筆者通過對曆史文物的觀察認為,“碩” 字源自石雕頭像。中國遠古人雕塑石人一般突出頭部,所以碩字的金文、石鼓文、小篆分別寫作 “” , 均從 “石、 頁” 結構。 “石” 是石材,“頁” 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是突出頭部的人形(參看 “頁” 字釋文) ,即使是隸書也未改變此結構。

“頵” 字現今不常用,但從 “君、頁” 的組合看 “頵” 可以理解為“君主的首(頭)” 。由部落酋長演化來的君主自古就有用牛羊犄角和長大華麗的羽毛裝飾頭部的習慣。其目的就是在子民群中視覺形象高大突出,絕非指個別頭部畸形的人。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頵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頵
中国大陆
台湾 頵
台湾
香港 頵
香港
日本 頵
日本
韩国 頵
韩国
旧字形 頵
旧字形

頵字說文解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頭頵頵大也。从頁君聲。於倫切

《說文解字注》

(頵)頭頵頵大也。按鍇本作頭頵也。與文選注合。然恐有奪字耳,文選長笛賦,重巘增石,𥳑積頵砡,春秋楚君有名頵者。从𩑋君聲。於倫切,十三部。李善引說文丘隕切。

頵字解釋

頵字基本屬性

  1. 頵的部首:頁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srmbc

  2. 四角號碼:11686鄭碼查詢:xmagBig5編碼:EC59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9835首尾分解:君頁部件分解:尹口頁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

頵字基本含義

  1. 頭大的樣子。

  2. 古人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