憹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憹的基本解釋
憹
【繁體漢字】憹,【漢語拼音】náo,nǎo,【漢字註音】ㄋㄠˊ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憹字五行屬】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集韻】𠀤奴冬切,音農。㦀憹,悅也。
又【集韻】濃江切,音𦗳。心亂也。
又【類篇】奴刀切,音猱。懊憹,痛悔也。
又【集韻】乃老切,音腦。與㛴同。
【說文】有所恨也。汝南人有所恨曰㛴。或作惱𢙉𡡟憹。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憹的部首:心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ptwv
四角號碼:95032鄭碼查詢:ukkg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1B9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惱惱 𢙐 𢥯
1. 憹 [náo]2. 憹 [nǎo]3. 憹 [náng]
〔懊(ào)~〕 a.煩亂,如“如一善,則心中清淨寧帖;一惡,則~~煩燥。”b.悔恨。
古同“惱”。
心亂。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堹㧁𥟷𧊲僙𥎢㸚釛嘘䬓𩣀辬𧍷𠓗𥲈䏥搪𧫬𥿮櫇𨗫覤䰁𧬟𣆴𣲼漂𣬬擠匴𢗿𨕜䱙𦈶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