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字康熙字典熱度:464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wēi,【漢字註音】ㄨㄟ

【語音朗讀】

【申集上】【艸】【薇字五行屬木】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𠀤無非切,音微。

【玉篇】菜也。

【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

【詩·召南】言采其薇。

【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

【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

【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

【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又薔薇,見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

【爾雅·釋草】薇垂水。

【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𦵨。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薇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籀文

說文‧艸部

楷書

薇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薇
中国大陆
台湾 薇
台湾
香港 薇
香港
日本 薇
日本
韩国 薇
韩国
旧字形 薇
旧字形

薇字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菜也。似藿。从艸微聲。𦵨,籀文薇省。無非切

『說文解字注』

(薇)菜也。見毛傳。佀藿。謂似豆葉也。陸璣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謂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釋艸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於水邊釋之。从艸。微聲。無非切。十五部。

(𦵨)籒文薇省。

薇字解釋

薇字基本屬性

  1. 薇的部首:艸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6倉頡號碼:thok

  2. 四角號碼:44248鄭碼查詢:eoqmBig5編碼:C1A8gb2312碼:DEB1

  3. uni-code:基本区 U+8587首尾分解:艹微部件分解:艹彳山一儿攵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木

  5. 異體字:𦵨𦵨𦵨

薇字基本含義

  1. 〔紫~〕a.落葉小喬木。開紫紅色或白色花,結球形蒴果。供觀賞;b.這種植物的花。均通稱“滿堂紅”。

  2.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結莢果,中有種子五六粒,可食。嫩莖和葉可做蔬菜。通稱“巢菜”、“大巢菜”、“野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