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唯
【繁體漢字】唯,【漢語拼音】wéi,【漢字註音】ㄨㄟˊ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唯字五行屬土】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惟。
【玉篇】唯,獨也。
【集韻】專辭。
【易·乾卦】其唯聖人乎。
【詩·小雅】唯酒食是議。
【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來唯縣。
又【集韻】視隹切,音垂。與誰同。何也。
又【唐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𠀤音𨗨。
【說文】諾也。
【禮·曲禮】必慎唯諾。
【釋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
【又】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又【內則】能言,男唯,女兪。
【戰國策】范睢曰唯唯。
又【詩·齊風】其魚唯唯。
【傳】唯唯,出入不制也。
【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
【釋文】唯,維癸反。沈,養水反。
【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唯” 本義是答應聲。《說文》: “唯,諾也。” “唯” 字甲骨文寫作“、
、
”,金文寫作“
、
、
”,均象鳥開口鳴叫形,用鳥之間的互鳴表示人的唯唯諾諾之義。小篆寫作“
” , 雖不如甲、金文象形, 但依稀可見與甲、金文的傳承關係。隸書( 《史晨碑》 )寫作“
” , 成為今文。
與 “唯” 易混的字是 “惟” 。左邊形義符是 “心” (忄) ,表示用心思考。 《說文》 : “惟, 凡思也。 ” 小篆寫作 “” 。 在使用中常與“唯” 混淆。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諾也。从口隹聲。以水切
『說文解字注』
(唯)諾也。此渾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析言之也。从口。隹聲。以水切。十五部。
唯的部首:口部外筆畫:8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rog
四角號碼:60015鄭碼查詢:jniBig5編碼:B0DFgb2312碼:CEA8
uni-code:基本区 U+552F首尾分解:口隹部件分解:口隹
造字法:形声;从口、隹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惟
義同“惟”:~物論。~心論。~物史觀。~心史觀。~理論。~名論。
答應的聲音:~~(a.謙卑的應答聲;b.魚相隨而行的樣子,如“其魚~~”)。~~諾諾。~~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