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字康熙字典熱度:558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jiān,【漢字註音】ㄐㄧㄢ

【語音朗讀】

【未集中】【糸】【緘字五行屬】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𠀤音監。

【說文】束篋也。

【廣韻】緘封。

【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

【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又【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又與咸通。

【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

【註】咸讀爲緘也。

【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緘字的字形演變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曾152(楚)

說文‧糸部

楷書

緘字的金文


毛公鼎西周晚期集成2841

緘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緘
中国大陆
台湾 緘
台湾
香港 緘
香港
日本 緘
日本
韩国 緘
韩国
旧字形 緘
旧字形

緘字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束篋也。从糸咸聲。古咸切

『說文解字注』

(緘)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从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

緘字解釋

緘字基本屬性

  1. 緘的部首:糸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vfihr

  2. 四角號碼:23950鄭碼查詢:zhajBig5編碼:BD70gb2312碼:BCEA

  3. uni-code:基本区 U+7DD8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形声;从纟、咸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缄

緘字基本含義

  1. 見“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