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字康熙字典熱度:1250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cūn,【漢字註音】ㄘㄨㄣ

【語音朗讀】

【午集中】【皮】【皴字五行屬金】

【午集中】【皮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倫切,音逡。

【說文】皮細起也。

【玉篇】皵也。

【梁書·武帝紀】執筆觸寒,手爲皴裂。

又繪法。

【湯垕書鑒】曹弗興善畫,作人物衣紋皴縐。又董元畫山石,作麻皮皴。

又【字義總略】楊朴詩:數个湖皴徹骨乾。陸放翁筆記謂:不知皴爲何物。湖卽詩狼跋其胡之胡,獸項下縣肉也。胡皴乃牛項下垂皮,言其味薄也。

又【蘇軾·龍眼詩】獨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

【註】皴皮,指荔枝。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皴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皮部

楷書

皴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皴
中国大陆
台湾 皴
台湾
香港 皴
香港
日本 皴
日本
韩国 皴
韩国
旧字形 皴
旧字形

皴字說文解字

【卷三】【皮】

『說文解字』

皮細起也。从皮夋聲。七倫切文二 新附

皴字解釋

皴字基本屬性

  1. 皴的部首:皮部外筆畫:7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iedhe

  2. 四角號碼:24447鄭碼查詢:zsrxBig5編碼:B572gb2312碼:F1E5

  3. uni-code:基本区 U+76B4首尾分解:夋皮部件分解:厶八夂皮

  4. 造字法:形声;从皮、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𦫝

皴字基本含義

  1. 皮膚因受凍或受風吹而幹裂:~裂。~理(裂紋)。

  2. 皮膚上積存的泥垢和脫落的表皮:手上全是~。

  3. 中國畫技法之一,塗出物體紋理或陰陽向背:~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