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之
【繁體漢字】之,【漢語拼音】zhī,【漢字註音】ㄓ
【語音朗讀】
【子集上】【丿】【之字五行屬火】
【子集上】【丿字部】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之” 的本義是出生,滋長,有往、至、到等義。《說文》 : “之,出也。” 甲骨文上邊是一趾(腳) ,下邊一橫代表地,意思是從此地走出去。金文、石鼓文、小篆字形近似,又象草木的枝葉長出地麵,故有滋長義。漢帛書的一橫已出現波勢,隸書(漢《封龍山碑》 )最後完成了由古文字向今文的過渡。後多用作代詞,相當於此、這個、這樣等義。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六】【之】
『說文解字』
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止而切
『說文解字注』
(之)出也。引伸之義爲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爲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之條條。之刀刀。左傳。鄭人醢之、三人也。召南毛傳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訓爲是。之有訓爲上出者。戴先生釋梓人曰。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鬛是也。象艸過屮。過於屮也。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莖漸大、枝亦漸大。勢有日新不巳者然。一者地也。凡𡳿之屬皆从𡳿。止而切。一部。
之的部首:丿部外筆畫:2筆畫總數:3倉頡號碼:ino
四角號碼:30302鄭碼查詢:waBig5編碼:A4A7gb2312碼:D6AE
uni-code:基本区 U+4E4B首尾分解:丶乙部件分解:之
造字法: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漢字結構:单一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𡳿㞢㞢 𠔇 𡳿𡳿㞢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閑視~。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