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戴
【繁體漢字】戴,【漢語拼音】dài,【漢字註音】ㄉㄞˋ
【語音朗讀】
【卯集中】【戈】【戴字五行屬火】
【卯集中】【戈字部】
〔古文〕𢨇【唐韻】都代切【集韻】【韻會】【正韻】丁代切,𠀤𪒴去聲。
【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一曰首戴也。
【廣韻】荷戴也。
【書·大禹謨】衆非元后何戴。
【孟子】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
【疏】道過丘南,若爲道負戴。
又値也。
【禮·喪大記】君纁戴六。
【註】戴之言値也。
【爾雅·釋地】戴日爲丹穴。
【註】値也。
【疏】値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諡法】典禮無愆曰戴。
【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嬀生桓公。
【註】戴謂諡。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
【禮·月令】載靑旂。
【詩·周頌】載弁俅俅。
【音義】如字。又與戴同。
又【韻會】作代切,音再。地名。
【春秋·隱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
【註】戴國,今𨻰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
【釋文】戴音再。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戴” 的本義是頂、套在頭上。《左傳·僖公十五年》 : “君履後土而戴皇天。”戴字的初文是 “異”字。“異” 是古人在重大事件前舉行的祭祀活動中,將所供神主的麵具用雙手舉在頭上(後改做套在頭上) ,供人拜祭。商周時的甲骨文、金文正是雙手戴一麵具的形象; “說文籀文” 與小篆另加一 “” (讀zāi) , “” 的甲骨文寫作 “” 或 “” 表示災禍的苗頭。合起來是即將發生兵災禍亂的意思。這正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原因。將“” 與 “異”合起來正是“戴”字的全部意義。 隸書寫作 “” 。 擺脫了古文字的窠臼而進入今文時期。
“廙”是在 “異”字上加一表示敞篷房的 “廣” (讀yǎn) ,從而表示可移動的房屋,如今日的蒙古包。《說文》: “廙,行屋也。” 因為古時一般房屋是固定的,所以看到可移動的房子就感到異樣。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異】
《說文解字》
分物得增益曰戴。从異𢦔聲。𢨇,籀文戴。都代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戴)分物得增益曰戴。釋訓曰:蓁蓁、孽孽,戴也。毛傳云:蓁蓁,至盛皃。孽孽,盛飾。是皆謂加多也。引伸之,凡加於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石山戴土曰𥕅是也。又與載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載也。釋山或本:石載土謂之崔嵬,土載石爲砠。謂石載於土,土載於石則與毛傳不異也。周頌載弁俅俅,月令載青旗皆同戴。从異𢦒聲。都代切。一部。
(𢎑)籒文戴。弋聲、𢦒聲同在一部。葢非从戈也。
戴的部首:戈部外筆畫:13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jiwtc
四角號碼:43850鄭碼查詢:eheoBig5編碼:C0B9gb2312碼:B4F7
uni-code:基本区 U+6234首尾分解:異部件分解:土田八戈
造字法:形声;内形外声漢字結構:半包围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載侢戴𢨚𢨇載 𢎑 𢨇 𢨚 𨚵 𩖘 侢 戴𢨚𢨇
加在頭、麵、頸、手等處:~帽子。披星~月。~圓履方。不共~天。
尊奉,推崇,擁護:~仰。愛~。擁~。感恩~德。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