漙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漙字的字形演變
漙字說文解字
漙的基本解釋
漙
【繁體漢字】漙,【漢語拼音】tuán,zhuān,【漢字註音】ㄊㄨㄢˊ
【語音朗讀】
【巳集上】【水】【漙字五行屬】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𠀤音團。露多貌。
【詩·鄭風】零露漙兮。 亦作團。
【杜甫詩】玉露漙淸影。漙或作團。
又【集韻】豎兗切,音腨。義同。
又朱遄切,音專。與湍同。水名,出酈縣。或作漙。 【集韻】或作𩅂。亦省作𣶣𩃘。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8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露皃。从水專聲。度官切
漙的部首:水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ejii
四角號碼:35143鄭碼查詢:vfdsBig5編碼:E277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6F19首尾分解:氵專部件分解:氵惠寸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湍湍 𣶣 𣷼 𩃘 𩅂
1. 漙 [tuán]2. 漙 [zhuān]
(露)盛多:“野有蔓草,零露~兮。”
古同“湍”,水名。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𨓉屽洆癱𤕣㼎𢑋𠒄𣎵蘟崲洶獨𨒞䃹沋䓢𤨍麮𡔛𥧇𦅾𨖱𩬺撩话㔍𪄑㝄䃉𢯭𣕓𤯔遼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