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支
【繁體漢字】支,【漢語拼音】zhī,【漢字註音】ㄓ
【語音朗讀】
【卯集下】【支】【支字五行屬火】
【卯集下】【支字部】
〔古文〕𠦙𢺶【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巵。
【說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註】徐鍇曰:竹葉下垂也。
【增韻】俗作攴,非。
又【韻會】庶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傳】支,支子也。
【儀禮·士昏禮】支子則稱其宗。
【註】支子,庶昆弟也。
又【廣韻】持也。
【左傳·定元年】天之所壞,不可支也。
又【周語】武王克殷,作詩以爲飮歌,名之日支。
【註】支,拄也。
又【廣韻】度也。
【晉書·職官志】有度支尚書。
又【韻府】支,券也。
【魏書·盧仝傳】一支付勳人,一支付行臺。
【韓愈·寄崔立之詩】當如合分支。
【註】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
又【大戴禮】燕支地計衆,不與齊均也。
【註】支,猶計也。
又【玉篇】支離自異。
【類篇】一曰分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支離分赴。
【註】支離,分散也。
又【玉篇】載充也。
又【韻會】十二支,辰名。
【史記·天官書註】爾雅釋天云: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歲隂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又【後漢·王符傳】明帝時,以反支日,不受章奏。
【註】凡反支日,用月朔爲正,十二支終戌亥,反還於子丑。如朔日遇戌亥,卽初一爲反支也。見隂陽書。
又國名。
【書·禹貢】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卽敘。
【註】馬云:析支在河關西。
【前漢·平帝紀】黃支國獻犀牛。
【註】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又【西域傳】條支國臨西海。
又山名。
【史記·匈奴傳】出隴西,過焉支山。
【註】焉支山,在丹州。
又荔支,果名。
【後漢·和帝紀】舊南海獻荔支。
又姓。
【莊子·列禦𡨥】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
【何氏姓苑】支氏,琅邪人。
【後趙錄】司空支雄。
又與胑肢通。
【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疏】四支,猶人手足。
又與枝通。
【詩·衞風】芄蘭之支。
【前漢·揚雄傳】支葉扶疎。
又與梔通。
【前漢·司馬相如傳】鮮支黃礫。
【註】鮮支,卽今梔子樹也。
又【集韻】翹移切,音衹。令支,縣名。
【齊語】刜令支。
【註】今爲縣在遼西。
又【集韻】支義切,音寘。
【揚子·方言】南楚謂謰謱爲支註。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支” 是 “枝” 的初文,本指樹木的枝杈、枝條。《說文》 : “支,去竹(葉)之枝也。” “枝,木別生條也。從木,支聲。” 甲骨文寫作“” , 正是 “” (又, 手形)持 “ ” (樹木沒有根須, 樹枝)的形狀。 “說文古文” 寫作 “” , 象手抓連根的樹木形, 字義尚通。 小篆寫作 “” , 正是《說文》所謂 “手持半竹” 形。 由於 “支” 有分歧義,小篆另加 “木” 成 “”(枝)字。 隸書(漢帛書、 《校官碑》 、 《曹全碑》 )分別寫作 “、 、 ” , 成為今文。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三】【支】
『說文解字』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从支。𢺶,古文支。章移切
『說文解字注』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此於字形得其義也。章移切。十六部。凡支之屬皆从支。
(𠦙)古文支。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
支的部首:支部外筆畫:0筆畫總數:4倉頡號碼:je
四角號碼:40407鄭碼查詢:edxsBig5編碼:A4E4gb2312碼:D6A7
uni-code:基本区 U+652F首尾分解:十又部件分解:十又
造字法:原为会意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火
異體字:搘肢枝梔𢺶𠦙𣏃搘 枝 𠦙 𡽒 𢺶 𣏃 梔 肢𢺶𠦙𣏃
撐持,伸出,豎起:~撐。~援。體力不~。
受得住:樂不可~。
領款或付款:~付。
調度,指使:~使。~應。~著兒。
附屬於總體的一個部分:總~。~流。~離。
〔地~〕曆法中用的十二個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量詞: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