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蛭
【繁體漢字】蛭,【漢語拼音】zhì,【漢字註音】ㄓˋ
【語音朗讀】
【申集中】【虫】【蛭字五行屬土】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𠀤音質。
【說文】蟣也。
又水蛭。
【本草】一名馬蟥,一名馬鼈,處處河池有之。有數種,以水中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乾之爲佳。
【劉向·新序】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前漢·賈誼傳】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
【服虔註】蛭,水蟲。
又【韻會】有石蛭、草蛭、泥蛭等名。
又飛蛭。
【司馬相如·上林賦】蛭蜩蠼猱。
【註】《山海經》:不咸之山,飛蛭四翼。
又【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註】義未詳。
又姓。
【正字通】見《姓苑》。
又【廣韻】徒結切,音耋。陟栗切,音窒【集韻】竹例切,音㿃。義𠀤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蟣也。从虫至聲。之日切
『說文解字注』
(蛭)蟣也。此蒙上蟣字第二義釋之。似後人所移。原書當不在是。水蛭者、今之馬黃。旣是水物。當與下蛟螭虯蜦爲類。蛭蟣、釋魚文。从虫。至聲。之日切。十二部。
蛭的部首:虫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limig
四角號碼:51114鄭碼查詢:ihbBig5編碼:B5EDgb2312碼:F2CE
uni-code:基本区 U+86ED首尾分解:虫至部件分解:虫至
造字法:形声;从虫、至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土
異體字:𧓳 𧌼
〔水~〕環節動物,身體長形,稍扁,墨綠色,尾端有吸盤,雌雄同體生活在池沼或水田中,能吸人畜的血。唾液中含有水蛭素,醫學上能發揮抗凝血作用。蟲體經幹燥炮製後入中藥。俗稱“螞蟥”“馬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