奤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釋
奤的基本解釋
奤
【繁體漢字】奤,【漢語拼音】pò,hǎ,【漢字註音】ㄆㄛˋ
【語音朗讀】
【丑集下】【大】【奤字五行屬】
【丑集下】【大字部】
【集韻】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又【字彙補】胎上聲。
【菽園雜記】南人詈北人爲奤子。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9
奤的部首:大部外筆畫:9筆畫總數:12倉頡號碼:kmwl
四角號碼:40602鄭碼查詢:gdjkBig5編碼:nonegb2312碼:none
uni-code:基本区 U+5964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異體字:𩔈
1. 奤 [pò]2. 奤 [hǎ]3. 奤 [tǎi]
臉龐大。
地名用字。
〔~子〕a.中國一些地方對身軀肥大,行動笨拙的人的謔稱。b.中國舊時南方人對北方人的貶稱。
子集醜集寅集卯集辰集巳集午集未集申集酉集戌集亥集備考補遺考證按部首查詢康熙字典起名大全康熙字典
䚒㧦𩤝𩁀婈𩨽𢡾甃砄𤢒𩔅𥩠𣎵䪫𦸯斧𦌠𥨳𣻩恞籚𢹗聦𡭯艡𠥜鵱媳𨰊𤸔𡋷欓𢅮𩁝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