墆字康熙字典熱度:425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ì,dì,【漢字註音】ㄓˋ

【語音朗讀】

【丑集中】【土】【墆字五行屬】

【丑集中】【土字部】

【廣韻】【集韻】𠀤徒結切,音垤。貯也,止也。

【前漢·食貨志】富商賈墆財役貧。

【左思·蜀都賦】賈貿墆粥,舛錯縱橫。又【廣韻】特計切【集韻】丁計切,𠀤音第。隂翳貌。

【楚辭·九歎】舉霓旌之墆翳。

又高貌。

【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1

墆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墆
中国大陆
台湾 墆
台湾
香港 墆
香港
韩国 墆
韩国
旧字形 墆
旧字形

墆字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凝也。从水帶聲。直例切

『說文解字注』

(滯)凝也。凝俗冰字。周禮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鄭司農云。貨物沈滯於廛中不決、泉府貨之滯於民用者。故書滯爲癉。杜子春云。癉當爲滯。从水。帶聲。直例切。十五部。

墆字解釋

墆字基本屬性

  1. 墆的部首:土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4倉頡號碼:gkpb

  2. 四角號碼:44127鄭碼查詢:bewlBig5編碼:E15A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5886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滯

墆字基本含義

1. 墆 [zhì]2. 墆 [dì]

墆 [zhì]
  1. 古同“滯”,停。

  2. 貯積:“富商賈或~財役貧。”

墆 [dì]
  1. 〔~翳(yì ㄧˋ)〕遮蔽,如“舉霓旌之~~兮。”

  2. 底:泰山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