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字康熙字典熱度:3154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òng,【漢字註音】ㄓㄨㄥˋ

【語音朗讀】

【子集中】【人】【仲字五行屬火】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衆切,蟲去聲。

【釋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

【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

【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19

仲字的字形演變


散氏盤(金)
西周晚期

說文‧人部

漢印徵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夏承碑(隸)
東漢

楷書

仲字的象形文

讀音:zhōng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仲;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說文籀文;

說文古文;

小篆中;

小篆仲;

隸書中;

隸書仲

讀音:zhōng

“中”和“仲”同一字源,指方位在中央,或在某範圍之內。《說文》:“中,內也。” “仲,中也。” 甲骨文、金文、“說文籀文”等字形略異,字義相同, 順序寫作 “” , 是古時部落族人集聚的場地,劃一範圍,中樹族旗(族旗多由長杆栓飄帶組成) ,表示集中、中央, 此義多用 “” 。 在表示仲裁、 中人時, 多用 “”, 會意從中間劃一直線, 不偏不倚, 所以也指 “仲裁” 。 甲骨文中已有 “” (仲)字。小篆據此分作“” (中)和“” (仲)兩個字。隸書(漢《孔彪碑》《華山廟碑》 )用直筆方折寫作 “” 。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仲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仲
中国大陆
台湾 仲
台湾
香港 仲
香港
日本 仲
日本
韩国 仲
韩国
旧字形 仲
旧字形

仲字說文解字

【卷八】【人】

『說文解字』

中也。从人从中,中亦聲。直衆切

『說文解字注』

(仲)中也。白虎通同。伯仲叔季爲長少之次。伯仲見於此。子部曰。季、少偁也。叔則少之假借字也。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者、爲之且字也。且字也者、若尼甫、嘉甫是也。五十以伯仲。乃偁伯某甫、仲某甫。以伯仲而後成字。伯仲之下一字爲且字。且者、薦也。爲伯仲之薦也。伯仲生而已定。故士冠禮字辭曰。伯某甫。雖定此字。而五十以前但偁某甫也。女子筓而字。則曰伯姬、曰仲姬。毛傳於大明曰。仲、中女也。於燕燕曰。仲、字也。皆言婦人也。二傳其實一也。古中仲二字互通。从人中。中亦聲。直衆切。九部。

仲字解釋

仲字基本屬性

  1. 仲的部首:人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6倉頡號碼:ol

  2. 四角號碼:25206鄭碼查詢:njiBig5編碼:A5F2gb2312碼:D6D9

  3. uni-code:基本区 U+4EF2首尾分解:亻中部件分解:亻中

  4. 造字法:会意兼形声;从亻、从中;中亦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火

  5. 異體字:中狆中 狆

仲字基本含義

1. 仲 [zhòng]

仲 [zhòng]
  1. 兄弟排行次序二:~兄。~弟。

  2. 在當中的:~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類推)。~裁(居間調停、裁判)。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