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字康熙字典熱度:2401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zhǐ,【漢字註音】

【語音朗讀】

【酉集中】【足】【趾字五行屬金】

【酉集中】【足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止。

【爾雅·釋言】趾,足也。

【釋名】趾,止也。言行一進一止也。

【易·賁卦】賁其趾。

【詩·豳風】四之日舉趾。

【禮·曲禮】請袵何趾。

又【左傳·宣十一年】略基趾。

【註】趾,城足也。

又【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屬交州。

又通作止。

【前漢·𠛬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註】師古曰:止足也。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趾字的象形文

讀音:zhǐ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

金文止;

金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石鼓文;

小篆止;

小篆

讀音:zhǐ

“止”本義是腳, 腳趾。 甲骨文寫作“” , 正象腳、趾形。五趾省為三趾其創意與手用三指相同,是藝術的概括手法。金文、石鼓文和小篆字形相同, 寫作“” 。 《說文》稱: “止, 下基也。 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至漢代隸書( 《曹全碑》、《華山廟碑》等)另加一“足”旁, 專指腳趾, 分作“” 兩個字。

“” (讀chān)指緩慢安穩地行走。 《說文》 : “, 安步也。 從辵, 從止。 ” 這是對小篆字形 “” 的解釋。 甲骨文、 金文寫作“” , 左邊是表示路口的 “彳” , 右邊是表示腳、足的 “止” (趾) ,合起來是足行走在路上的意思。

注: 此字有學者釋作 “行” ,可通。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圖為 “象形字書畫” 《偶題》

趾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趾
中国大陆
台湾 趾
台湾
香港 趾
香港
日本 趾
日本
韩国 趾
韩国
旧字形 趾
旧字形

趾字說文解字

【卷二】【止】

『說文解字』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諸市切

『說文解字注』

(止)下基也。與?同部同義。象艸木出有阯。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𡳿象艸過屮枝莖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故㠯止爲足。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韋爲皮韋、以朋爲朋黨、以來爲行來之來、以西爲東西之西、以子爲人之偁皆是也。以止爲人足之偁與以子爲人之偁正同。許書無趾字。止卽趾也。詩麟之止。易賁其止、壯于前止。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爲趾。許同鄭从今文。故不錄趾字。如从今文名、不錄古文銘也。或疑銘趾當爲今文。名止當爲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銘趾者、後出之古文也。古文禮今文禮者、猶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從後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漢、轉從冣初之古文。猶𣜩楷之體、時或有捨小篆用古籒體者也。諸市切。一部。凡止之屬皆从止。

趾字解釋

趾字基本屬性

  1. 趾的部首:足部外筆畫:4筆畫總數:11倉頡號碼:rmylm

  2. 四角號碼:61110鄭碼查詢:jiiiBig5編碼:B36Bgb2312碼:D6BA

  3. uni-code:基本区 U+8DBE首尾分解:足止部件分解:足止

  4. 造字法:形声;从足、止声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金

  5. 異體字:止 阯 䟖

趾字基本含義

  1. 腳:~高氣揚。

  2. 腳指頭:~骨。~甲。

  3. 蹤跡:“庶追芳~”。

  4. 古同“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