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字康熙字典熱度:6052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pǐn,【漢字註音】ㄆㄧㄣˇ

【語音朗讀】

【丑集上】【口】【品字五行屬水】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𠀤匹上聲。

【說文】衆庶也。

【廣韻】類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又【書·舜典】五品不遜。

【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𤰞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又【增韻】物件曰品。

【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

【易·巽卦】田獲三品。

【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

【禮·禮器】薦不美多品。又【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

【疏】品味者,殽饌也。

【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

【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又【韻會】品格也。

【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

【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又【玉篇】齊也。

【周語】品其百籩。

又同也。

【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

【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又【玉篇】官品。

【周語】外官不過九品。

【註】九卿也。

又【廣韻】式也,法也。

又【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又官名。

【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又【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

【正字通】明有品嵒。

又地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又【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𤰞品城。


考證:〔【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疏】鄭云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 謹照原文鄭云改鄭元。〔【左傳·文十五年】楚予乗驛。〕 謹照原文十五年改十六年。驛改馹。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品字的字形演變


甲241(甲)

戩1.10(甲)

作周公簋(金)
西周早期

尹姞鬲(金)
西周中期

說文‧品部

華山廟碑(隸)
東漢

楷書

品字的甲骨文


甲241合20276𠂤組

甲796合34527歷組

甲3588合30286無名組

乙755合21933

乙1798合21934

前5.35.2合38716

前5.35.3合38586黃組

前5.35.4合38715黃組

後2.9.13合23713出組

後2.10.1合23714出組

戩1.10合32384歷組

簠人8合23712出組

掇1.426合34526歷組

粹432合24525

京津448合16030

金124合41027

京都1564合24400出組

京都1884合30497無名組

品字的金文


作周公簋西周早期集成4241

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尹姞鬲西周中期集成755

品字的象形文

讀音:pǐn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小篆;

漢帛書;

隸書

讀音:pǐn

“品”本是古代祭祀時以用器物的多少來表示被祭人的地位,故後來的官爵俸祿也分若幹品。《說文》: “品,眾庶也。從三口。”這裏僅指眾多,是古人以三為多的概念習慣。 甲骨文、金文、小篆寫作“” ,布局略異,字素相同。即使是隸書(漢《華山廟碑》 )也僅以直筆方折改變了篆書的圓筆弧折,結構完全相同。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品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品
中国大陆
台湾 品
台湾
香港 品
香港
日本 品
日本
韩国 品
韩国
旧字形 品
旧字形

品字說文解字

【卷二】【品】

『說文解字』

眾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屬皆从品。丕飲切

『說文解字注』

(品)衆庶也。从三口。人三爲眾。故從三口。會意。丕飮切。七部。凡品之屬皆从品。

品字解釋

品字基本屬性

  1. 品的部首:口部外筆畫:6筆畫總數:9倉頡號碼:rrr

  2. 四角號碼:60660鄭碼查詢:jjjBig5編碼:AB7Egb2312碼:C6B7

  3. uni-code:基本区 U+54C1首尾分解:口口部件分解:口口口

  4. 造字法:会意;从三口漢字結構:品字结构漢字五行:水

  5. 異體字:𠯮

品字基本含義

  1. 物件:物~。產~。贈~。戰利~。

  2. 等級,種類:~名。~類。~色。~位。

  3. 性質:~質。~行(xíng )。~節(指人的品行節操)。人~。

  4. 體察出好壞、優劣等:~評。~第(品評優劣而定其等級)。~味(品嚐)。

  5. 指吹弄樂器:~簫。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