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免費的在線辭海新華字典查詢網站,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通知我們刪除。
康熙字典網絡版共收錄48079個漢字,含增補、補遺、考證的漢字,提供漢字起源、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象形文的查詢,資料翔實且豐富。
康熙字典 創作共享 免費使用 蘇ICP備11037243號
氐
【繁體漢字】氐,【漢語拼音】dī,dǐ,【漢字註音】ㄉㄧ
【語音朗讀】
【辰集下】【氏】【氐字五行屬火】
【辰集下】【氏字部】
〔古文〕𢎮【唐韻】丁禮切【集韻】典禮切,𠀤音邸。
【說文】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
又本也。
【詩·小雅】尹氏大師,維周之氐。
【毛傳】氐,本也。正義曰:氐,讀從邸。若四圭爲邸,故爲本,言是根本之臣也。又【鄭箋】氐,當作桎鎋之桎。《孝經鉤命決》云:孝道者,萬世之桎鎋。《說文》云桎車鎋也。則桎是鎋之別名,以鎋能制車,喻大臣能制國也。桎,之寔反,又丁履反。鎋又作轄,胡𦟈反。○按今《詩》從毛傳,讀若邸。
又與抵同。歸也。
【前漢·食貨志】天下大氐無慮皆鑄金錢。
【又】大氐皆遇吿。
【註】師古曰:氐,讀曰抵,歸也。大氐,猶言大凡也。又【左思·三都賦】作者大氐舉爲憲章。
【註】氐,音旨。義同。今俗書作抵。
又氐人,外國名,在建木西,人面魚身,無足。見【山海經】。氐,音觸抵之抵。舊註附入都奚切,今訂正。
又木之根氐也。亦作柢。義詳木部。
又人所托宿亦曰氐。通作邸。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氐道,地名,在廣漢。
又【廣韻】丁尼切【集韻】張尼切,𠀤音胝。氐池,縣名。或作旨而切,音支,非是。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音低。氐羌也。
【詩·商頌】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正義曰】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
【路史】氐羌數十,白馬最大。
【前漢·地理志】隴西郡有氐道、羌道二縣。
【魚豢·魏略】漢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或號靑氐,或號白氐。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孫炎曰:角亢下繫于氐,若木之有根。
【史記·天官書】氐四星,東方之宿。氐者,言萬物皆至也。
【甘氏星經】氐四星爲天宿宫,一名天根,二名天符。
【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又【前漢·地理志】韓地,角、亢、氐之分野。
又同低。俛也。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仰給。
【註】師古曰:氐首,猶俯首。
又賤也。
【前漢·食貨志】其價氐賤減平。
又墨神曰回氐。見【致虛閣雜俎】。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計切,音帝。東方宿也。義見上。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8
“氐” 是根底、根本的意思,也是 “低、底” 的初文。《說文》 :“氐, 至也。 從氏下箸一。 一, 地也。 ” 甲骨文的 “氐” 寫作 “” , 象人從地上提物的形狀。提物是由最低處提起,物在地上,地是底層,以此表示根底。筆者認為,此字也象人指土地的形狀。甲骨文的 “土” (地)寫作 “” 。且“氐” 、 “地” 同音。 金文、石鼓文將地麵畫成一橫, 成為“土” 字, 可參。 小篆為安排筆畫而寫作 “” , 失形。 後加表示房屋的“廣”作 “底” ,成形聲字。隸書將 “氐”分成“氏、一” 兩部分,且以平直的筆畫取代了篆書,從而成為今文。
注: 1. “氐” 字釋義岐多。非僅以上字義; 2.甲骨文 “氐、氏” 是同一字。“氏”後專指姓的分支。
圖為 “象形字書畫” 造形
【卷十二】【氐】
『說文解字』
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从氐。丁礼切
『說文解字注』
(氐)至也。氐之言抵也。凡言大氐,猶大都也。本也。小徐本有此二字。氐爲本。故柢以會意。國語曰:天𣒨見而水涸。韋曰。天𣒨,亢氐之閒。从氏下箸一。箸直略切。會意也。許書無低字。底,一曰下也。而昏解云。从日,氐省。氐者,下也。是許說氐爲高低字也。廣韵都奚切。玉篇丁兮切。十五部。大徐丁禮切。一,地也。一之用甚多。故每分別解之。凡氐之屬皆从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