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康熙字典熱度:44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tī,zhì,【漢字註音】zhí,tì

【語音朗讀】

【卯集中】【手】【擿字五行屬】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𠀤直隻切,音躑。

【說文】搔也。

【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

【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癢。 一曰投也。

【史記·刺客傳】荆軻廢,乃引𠤎首,以擿秦王。

【註】與擲同。古字耳。

【莊子·胠篋篇】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又【集韻】【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挑也。

【前漢·宣帝紀】詔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又【趙廣漢傳】發姦擿伏如神。

【註】擿謂動發之也。或作硩。又作𢱦。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義同。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謫。取也。與摘同。

詞條更新時間:2025-01-19

擿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手部

史晨碑(隸)
東漢

楷書

擿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擿
中国大陆
台湾 擿
台湾
香港 擿
香港
日本 擿
日本
韩国 擿
韩国
旧字形 擿
旧字形

擿字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搔也。从手適聲。一曰投也。直隻切

『說文解字注』

(擿)搔也。此義音剔。詩。象之揥也。傳曰。揥所以摘髮也。釋文云。揥勑帝反。摘他狄反。本又作擿。非也。擿音直戟反。按以許說繩之、則作擿爲是。擿正音他狄反也。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故云所以擿髮。卽後人玉導、玉搔頭之類也。廣韵十二霽曰。揥者、揥枝整髮釵。許書無揥。从手。適聲。讀如剔。十六部。一曰投也。與上文投者擿也爲轉注。此義音直隻切。今字作擲。凡古書用投擲字皆作擿。許書無擲。

擿字解釋

擿字基本屬性

  1. 擿的部首:手部外筆畫:14筆畫總數:17倉頡號碼:qyyb

  2. 四角號碼:50032鄭碼查詢:dslwBig5編碼:EFD1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4FF首尾分解:扌適部件分解:扌亠丷冂十口辶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左右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㰅 擲 𢱦 摘

擿字基本含義

1. 擿 [tī]2. 擿 [zhì]3. 擿 [zhāi]

擿 [tī]
  1. 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彈射飛鳥。”

  2. 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抉細微,吹毛求瑕。”

  3. 指使:“衛將軍(王)商密~永令發去。”

  4. 揭發:發奸~伏(揭露隱秘罪惡)。

  5. 搜索。

  6. 探。

  7. 剖開;分。

  8. 捶。

擿 [zhì]
  1. 搔,撓。

  2. 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

  3. 古同“擲”,投擲:“~玉毀珠。”

擿 [zhāi]
  1. 古同“摘”:“綠桑~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