慼字康熙字典熱度:617

由谷歌提供的廣告

【繁體漢字】,【漢語拼音】qī,【漢字註音】ㄑㄧ

【語音朗讀】

【卯集上】【心】【慼字五行屬】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倉歷切,音戚。

【說文】憂也。

【書·盤庚】率𥸤衆慼。

又叶子六切,音蹙。

【班固·幽通賦】雍造怨而先賞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弔於逌吉兮,王膺慶於所慼。

又通作戚。

【詩·小雅】自貽伊戚。

【左傳】作慼。

詞條更新時間:2025-04-22

慼字的字形演變


新零.204(楚)

郭.性.30(楚)

說文‧心部

老子甲後251(隸)
西漢

相馬經8上(隸)
西漢

夏承碑(隸)
東漢

譙敏碑(隸)
東漢

楷書

慼字新舊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慼
中国大陆
台湾 慼
台湾
香港 慼
香港
日本 慼
日本
韩国 慼
韩国
旧字形 慼
旧字形

慼字說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憂也。从心戚聲。倉歴切〖注〗慼,俗字。

『說文解字注』

(慽)𢝊也。小明曰。政事愈戚。傳曰。戚、迫也。又曰。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按下傳謂戚卽慽之叚借字也。戚者、戉也。从心。戚聲。倉歷切。古音在三部。或書作慼。

慼字解釋

慼字基本屬性

  1. 慼的部首:心部外筆畫:11筆畫總數:15倉頡號碼:ifp

  2. 四角號碼:53330鄭碼查詢:hmkwBig5編碼:BCA1gb2312碼:none

  3. uni-code:基本区 U+617C首尾分解:部件分解:

  4. 造字法: 漢字結構:上下结构漢字五行:

  5. 異體字:戚慽慽慽慽慽慽 戚慽

慼字基本含義

  1. 同“戚”。